知道世界上有村上春树这样一位作家还是在莫言获诺奖那年,记得当时村上也在诺奖提名名单之上,最终莫言的东方魔幻现实抓住了评委的心,获得了当届的诺奖,着实帮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擦肩而过。莫言获奖的消息,就像三月间席卷大地的春色,闪电般在他描绘的这片充满奇幻的土地上传开了,而彼时追赶时髦的我也很快购置了《红高粱》、《丰乳肥臀》等作品开始阅读。如果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线条凌厉的版画,那莫言先生的作品能让我联想到的只有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彩墨山水画,绚烂的不真实感与朴素的真实感紧紧纠缠在一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我大呼过瘾。村上春树,对了,从那时起便想过也看看村上春树的作品,但因为自己狭隘的民族主义观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同时还有很多优秀的日剧也未能得以一览,甚为遗憾。
自从3个月前生活“失控”之后,我便再也难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了,索性扔下了kindle,在心灵的荒漠里流亡、堕落、迷茫、呐喊,本以为将永远迷失其中,倒也酣畅淋漓,但最终,时间让在地狱火焰中灼烧的心获得了片刻安宁,或者说片刻麻木,于是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赶紧鼓足勇气翻开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却第一次哭着看完一本书。
关于爱的文章我读过很多,有高雅的世界名著,也有烂俗的地摊小说,有些至今印象深刻,有些早已被记忆删档,但却没有一本像《挪威的森林》这样让我触动过,这文章就像一只纤细的手,轻轻抚摸着我那被“爱的玫瑰”割破的伤口,偶尔还“残忍地”将已经结痂的地方撕开,让心痛到无法呼吸,泪水自然顺着眼角流下来。我知道,一方面是因为我刚受过爱情的伤,另一方面,离开了村上春树强悍的语言文字技巧,这种撕裂心胸的力道必然要大打折扣。
在《挪威的森林》里,渡边爱着直子,近乎以背负着一种沉重的责任似得爱着,而直子心中却为木月生长着一片孤独的森林,而且深深地迷失其中。绿子是森林中一头灵巧的小鹿,她轻轻地舔舐着渡边,让被厚重的森林瘴气压抑的渡边的心获得勇气去找到离开森林的路,玲子是森林中的百灵鸟,虽然自己心死了,但却试图用歌声让渡边和直子在森林里重逢。可是,“挪威的森林”就是世上的“森林”,它有全世界那么大,又如何能够逃离呢?它的路曲径幽深,除了全知全能对的上天,又有谁能安排别人重逢呢?
好的作品的评判标准有很多,我认为《挪威的森林》就是一部好作品,不是因为它让我哭着读完,而是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除了是我,我还是作品中的每个人,作品中的每个人也都是我,我就活在“挪威的森林”里,而这片森林不是死去的森林,是活着的现实森林的镜像。我回忆起刚读完《阿 Q正传》时那种满身冷汗的感觉,只不过这次流的是泪罢了。我也看过许多拙略的小说,他们就像小孩子的画作一样色彩丰富,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笔力把现实投射到作品中,只能靠玩弄文字技巧安慰自己,而村上春树平淡的文字竟然能散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让我缓缓迷失在小说里,着实让我吃惊不已。
我第一次哭是在木月选择自杀的那一天,“真正的离开不是大张旗鼓,而是悄无声息”,谁能知道前一秒还在和“我”笑着玩桌球的人,后一秒就选择在用死亡来对抗这个世界呢?好多人不理解木月的死,但是我读到这里一下子哭了,忍不住地哭,我知道这样的人身边太多了,他们早早地看透了生活残忍的本质,努力用一张笑着的面具维持着与人间的联系,直到最后一根稻草轻轻地飘在肩上,整个人就像火柴,散落在这世上。木月的人生是背负着什么吧?他最后的阶段经历了什么,村上没有言明,我也不敢想,一条生命陨落,这本就是世界的罪。猛然间想起一张图片,文字写:接下来你就会看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第二次哭是在直子死去的时候,我放声嚎啕,刚开始我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就因为我也失去了那个最重要的人吗?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像阴魂一样纠缠着人的是遗憾。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两个爱人,一个是你爱的人——直子,另一个是你必须要爱的人——绿子,这两个人往往不是一个人,这两种爱也非同一种爱。你爱的人就像心头的朱砂痣,就像《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就像不久前离开我的那一位,是一个人的梦想,没有了梦想,人生还要继续,可就像雪山缺了天池,夜空缺了流星,我们的人生也不可避免地黯淡了。你必须爱的人才是老天为你安排好的要陪你走完一生的人。爱就像自由的小鸟,多了“必须”这样一个限定,就像为小鸟设定了一个飞行的范围,自然是美中不足的,但是当你定睛一看,你才发现,那其实是一只风筝,没有线的束缚,它不会高飞,只会坠落。许多人说最爱的人离开自己的那一刻自己猛然成熟了,但是如果必须要失去人生的色彩才叫成熟,那这样的成熟未免有点不近人情了,而且像极了贩卖焦虑的人口中的成熟:金钱、气质、为人处世圆滑的态度……。
第三次哭是在全书结尾的时候,往事混杂着书中的故事涌上心头,在“挪威的森林”里四处飘荡:我以为我是渡边,一个普通的平凡人,就像受到天生的诅咒一样,自己的人生黯淡无光不说,身边最爱的人也蒙受着挫折甚至寻找死亡,我痛恨着自己的懦弱,无能,不能守护自己的爱情;猛然间我发现我又变成了木月,背负着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这世上独行,稍不留神便要坠入无底深渊,我抬头注视着天空,发现所有的星空变成了一对对眼睛盯着我,好像在催赶着我前行……转瞬之间,我发现我有了奇妙的变化,我变成了直子,那个在20年岁月里只享受过一次高潮的直子,明明知道爱情早已经葬在了心里那个看得见的角落,却还是徒劳地努力着去爱,因为如果失去爱的能力,这样的人生是地狱;我也变成了绿子,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地生活着,虽然知道这世界伪善的面具下其实是青面獠牙,却还是瞪大了眼睛骄傲地生活着……众生皆苦,但是落在你自己头上的刀子才能把自己杀死呀。
其实我还再想讨论一下爱情的事情,因为几个月前,我刚刚失去了自己这一生最爱的人,就像直子失去了木月,渡边失去了直子,初美失去了永泽,失去了代表什么?代表这世上猛然间少了一道爱的光,少了每天午后见面时长长的拥抱,少了街角紧握的十指,少了牵挂的甜蜜,少了两个人。“我们是生息在不健全世界上的不健全的人,不可能用尺子测量长度和用分度器测量角度而如同银行存款那样毫厘不爽地生活。”巧合终归是巧合,当真的面对现实,甚至是已经被简化的现实,也“难以承受生命之轻”,就像《天龙八部》,在命运的洪流中,人的宿命只有求之不得,无可奈何。爱情的真谛到底是什么?虽然最终渡边拨通了绿子的电话,但村上真的甘心吗?作为直子“影”的玲子在结尾前终于突破了一些东西,在《挪威的森林》中与渡边完成了结合,这不能说是村上幼稚的幻想,毕竟在宏大的人生面前,谁都是孩子,这也是面对赤裸裸的现实,最温柔的结局——我在努力逃避这样的结局,但是有时候,我也在期盼这样一个结局。
合上书,我获得了3个月来最大的宁静,除了嚎哭带来的发泄的快感,更多的是我忽然明白了,在“挪威的森林”里本没有出路,因为世界就是森林,森林就是世界,我已经获得了4年的快乐,往后的生活,我要去追寻自己的绿子了,只是很希望我能是幸运儿,绿子原来就是直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