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初乳为婴儿在半岁前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以,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吃奶时间越长越好,身体素质好,不生病。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在哺乳的第9个月就开始发生变化了,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出现变化,营养价值逐渐下降。
孩子多大可以断奶
孩子成长正常的规律应该是:4~6个月时添加辅食,一岁左右逐渐过渡到不以母乳为主食。
一岁以后母乳已经不能给孩子提供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是以母乳为主,甚至排斥母乳以外的食物,孩子的营养摄入就会受到限制。
『善解童贞』一书中说到:婴儿出生后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独立进行着必要的准备,离开母亲的子宫是婴儿独立的第一步,离乳是婴儿独立迈出的重要一步。
孩子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到半岁左右自身抗体成熟,婴儿的身体机能在一岁前就已经做好了离乳的准备。离开母乳,是身体发育必需的选择。
埃里克森认为:一岁半以前的婴儿从生理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舒适和养育者对他的爱,从而获得了对环境基本的信任。但是,养育者如果过度满足婴儿的需求,孩子的被动依赖行为将得以长期保留。
循序渐进,逐渐脱离母乳
从一岁开始,做断奶的准备,逐渐减少母乳次数,让孩子不以母乳为主食,慢慢的脱离母乳喂养。一岁半以前,可以完全脱离母乳。
不能给孩子突然中断或强行断奶,很多家庭为了给孩子断奶,给乳头涂辣椒水、妈妈几天不见孩子、哄骗、恐吓……各种方法都想的出来。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说到:半岁前突然断奶或失去母亲,不能够充分满足需要时,会引起婴儿的空虚、被遗弃和一无是处的感觉,导致对世界和自我都缺乏基本的信任。
一岁左右的孩子突然断奶或折见不到妈妈,也会对心理造成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逐渐脱离母乳。给孩子几个月的缓冲期,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让孩子明白,断奶是以后不需要吃母乳了,不是妈妈不爱你了。没有妈妈的母乳,还有很多可以吃的食物。相信孩子会爱上更多的食物。
断奶的几个雷区,千万别踩
吃母乳时间长的孩子不生病
女友曾经坚持让孩子自然离乳,要母乳喂养到三岁,因为她的妈妈告诉她“母乳可以增强免疫力,孩子吃母乳时间长不生病”。
如果仅仅强调母乳增强免疫力而将哺乳时间延长,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一岁半以后不需要依赖母乳提供免疫物质了,孩子自身完全可以生产免疫物质来保证身体需要。
如果总是依赖外来抗体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会破坏孩子身体内部平衡抗体机能的发育。更何况一岁半之后的母乳中,抗体成分微乎其微,不能再为健康发育的儿童提供营养物质了。
断奶太可怜了,还是等大一点吧
成长就是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过程,痛苦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如果妈妈的爱一直在,安全感一直有,断奶有什么可怜?
之所以觉得孩子断奶可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成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让孩子产生焦虑而痛苦
父母、长辈总是说“没有奶吃就可怜了”、“看妈妈不给你奶吃,你吃什么”。虽然成年人是有口无心的几句话,孩子却不这样认为。孩子会很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产生担忧而哭闹不止,更显得离不开母乳。
2、妈妈不想断奶,阻碍了孩子独立,让孩子痛苦
妈妈要看清楚是孩子不想断奶,还是妈妈自己太需要被孩子需要的感觉。孩子年龄小,没有脱离旧有模式的能力和勇气,如果妈妈也不想脱离“母子共生”关系,不帮孩子推一把让他往前走,孩子就会停留在舒适区内,不去成长。
3、成年人的打击,让孩子产生“我不好、我没用、羞耻”这些想法而痛苦
给孩子一个过渡期,接纳孩子不愿意断奶的意愿,同时坚定自己的断奶计划。很多家长或家里长辈会用“丢不丢人,还吃奶 多大啦”、“断个奶有啥难的,你家孩子就是娇气”……这样的语言让孩子听到之后,他会产生自卑感。
并不是非要用打击孩子的方法去实现断奶,孩子有情绪、不想断是正常的,我们尊重孩子的情绪,但是也不能顺从孩子的要求。就像该到了上学的年纪要上学一样,能因为孩子不想去就不送他去上学吗?
情感上给予支持,坚定的执行断奶计划,让孩子看到妈妈断奶的决心。
在适合的时候,用正确的方式给孩子断奶,是孩子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断奶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需要得到妈妈的支持和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