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叶圣陶
早早的与儿子商议好,每到周末都是他当家。这一天我们全家的生活怎么安排都是他来负责,我们只管配合就可以了,同时当家这一天他必须要完成五个一:做家务一小时,阅读一小时,自学英语一小时,运动一小时,写一份周总结。
今天儿子是第一次尝试写周总结,告诉儿子不用嘴巴说而是动手写,随便怎么写都可以,没有要求字数,也没有要求内容。用嘴巴说儿子可以侃侃而谈,当用笔写儿子冥思苦想半天也下不了笔,跑过来问我怎么写?我告诉儿子这一周里有哪些触动他的瞬间;这次疫情隔离在家14天,他有什么感想?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经过这一提点,儿子犹如醍醐灌顶,立马就跑到自己的书房去写作。
不到半个小时,儿子就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我看,没有一个主题,显得杂乱无章,根本不知道他要表述一个什么问题,这里扯一下,那里扯一下!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自己平时写文章也是东拉西扯,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主题不鲜明,所以只好把我家先生请出来,引导儿子的写作思维!
先生来了以后,根本不看儿子的作品,就让儿子说他是怎么思考的这篇文章。结果儿子就在那里蹦蹦跳跳,给人感觉就是很浮躁,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想半天才说:这次疫情很多人生病了住院了,我们失去了自由,必须隔离在家。我天天在家都是被挨骂,倒个垃圾也要被挨骂。先生表扬儿子谈到两点:自由和倒垃圾挨骂!只要把一点说清楚,就非常的好,写作源于生活,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才能有话可说。就拿倒垃圾来说:现在倒垃圾和以前倒垃圾有什么不一样?要打开自己的思维。儿子想想说:以前倒垃圾,随时都可以出去。现在倒垃圾,一天才出去一次,还要换鞋子,戴口罩,戴手套,回家以后还要用肥皂洗手。先生继续引导:为什么会被挨骂?儿子说:自己没倒干净,而且还有油,自己也没有套垃圾袋。先生说:说明你做事情让人不放心,那你需要思考怎么做事情让别人放心?同样你洗碗也会被挨骂,那是因为你洗过的碗摸上非常的油而且很滑,这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小时的家务,儿子选择是为我们做一天的饭菜。早餐十点为我们准备的是一大盆面条,吃完饭以后就洗碗,准备午餐的蔬菜,边做事情边听歌学英语。然后阅读一个小时,并写读书笔记。运动一小时,跟着我一起做108拜瑜伽,自己练习拉丁舞及身体素质练习。把许久未拿出来的吉他也拿出来弹,与我一起下五子棋。最后才去做午饭,到两点过才叫我们吃饭。午餐做的菜好吃,我和先生为儿子点赞,午餐后儿子洗碗,自己再去跟着课文读英语,默写单词,背诵古诗,诵读经典,剩下的时间安排自己看电影。晚上七点才开始,为我们准备晚餐!
反思:
教育孩子凡事都要专心,不可三心二意,这样可以摆脱浮躁的情绪,提高效率。自己为什么能静下心来做事情?自己每天坚持静坐,或者听古琴音乐、写毛笔字等,持续坚持认真做好一件事,并且养成好习惯,坚持早睡早起。教育的“拼爹”,是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目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