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小夫妻的离异令人双方的家人颇感意外。两人相恋拍拖了三年多,可是婚姻关系却只维系了不到一年的光景。大家眼中的“佳偶”说散就散了。
细说起来,这小两口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矛盾,更没有谁做出触及原则底线的事情,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状态完全就是充满着不可调和的深仇大恨一样。而两人间所谓的“积怨”,无非就是些生活当中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已。
比如男方嫌弃女方太邋遢,洗碗不干净,收拾屋子也是常常清理不到位。整个房间打扫完用时不到十分钟,然后用手再一摸床头和窗台,那些沾到手上的灰尘还是“原封”的。
“现在就开始‘糊弄’,接下来的几十年还怎么过?”男方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而女方的不满则同样来自于对男方的种种看不惯。她认为男方的身上太过“女人气”,什么事都斤斤计较的,没个“爷们”样。而且他做一顿饭起码要耗费近两小时,有这工夫都够她回趟外地娘家了。
更要命的是,这两个人都认为对方“不听话‘。他们一个针尖,一个麦芒,互相说起话来都是命令式的的语调,没有一方能够表现出夫妻间应有的宽容与大度。至于理解式的妥协与退让更是办不到,而且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
“在谈恋爱时他(她)可不是这样的“。这是两个人当下唯一的共同观点。不过他们可能没有想过,恋爱与结婚真的不属于一回事儿。
恋爱时两人都会极力展示自己最好的方面给对方看。男方尽可能地呵护女方,女方也完全一副小鸟依人的可爱造型。两人之间永远都有着说不完的情话,”压“不完的马路。那个时候的关键词就是”甜蜜“二字。
可结婚之后呢,两人就需要吃喝拉撒的生活在一起,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全方位无死角地在对方面前暴露出来,尽显无疑。在这种情况之下,小矛盾小摩擦都是无可避免的。此时的标签也就只剩下一个字——烦。
我们在恋爱时,通常都会把婚后的生活想像得过于简单且美好,可是当两人携手步入婚姻之后才发现,现实当中的一切与想象里的相差甚远,甚至是完全不同。
而且在恋爱的甜蜜期中,我们还可能会忽略一些不和谐的隐患因素,因为那时的两人你侬我侬,完全处于异性间激情四射的状态,于是一些关键性的征兆被有所掩盖。
正如这对年轻人,恋爱时男人就时不时表现出某种霸道与自私,而女人则间歇性表现出任性与无理。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都被父母宠溺惯了,在行为处事时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或是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婚姻后的家庭生活需要的是夫妻双方间产生一种互补的状态,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方表现出妥协与宽容才会令婚姻之路得以和谐而长久。可惜这个重要的问题被无视了,甚至就连双方的老人都认为两人脾气”对路“,是天生的一对儿。殊不知,正是这种同样的性格与脾气,才使得双方产生矛盾后变得不可调和,同时也为之后的离异埋下了伏笔。
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在结婚之后就要放弃个性,丢掉自我,更不需忍辱负重地每日以委曲求全的方式过日子。因为这样的婚姻不是在寻求幸福,而是在自己找罪受。
如果在婚后,两个人都在为追求婚姻幸福的目标而努力,并有所付出,那么必会有所迁就与宽容的表现,当然也就有了彼此携手走下去的动力与激情。
相反,如果在结了婚后还是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从不为配偶不为家庭做出考量,那么说实话,对于这样的人也就没有与之共同生活下去的必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