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来者何人?
答:一包一囊,入红尘;一烟一雾,无宿命。自是:无名氏。
僧人:为何而来?
答:为生,为死,为所求。
僧人:哪有可求,哪有可予,归去吧。
(一)启程
西藏,有很多的传说,但今天,我只想简简单单的叙说这个地方,这只是一篇无关生死的感慨。
从去西藏,到归来,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受到心灵的洗涤。答案只能是:沿途风景不同,洗不洗涤,与地方无关,与风景无关,感慨自然万千,但是灵魂的洗涤并不是短短是十天的旅途便能够做到的。西藏,让心在高原上如履平地。
这一趟,出发的很匆忙,原本没打算那么早走,一方面,毕业论文还在修改,另一个方面,旅游该做的准备也没时间准备。但是后来因为改不了票,还是决定走。24号出发,我23号晚上十一点多利用写论文中途休息的时间,草草收拾了一下行李。一开始只想背个书包就行,室友觉得我简直不要命了,去西藏那种高寒的地方,一个书包就想了事。我的理由是,之前在云南二十天,也就一个书包。后来他们看不下去了,纷纷给我众筹药物:胃药,感冒灵,创可贴,纱布,板蓝根。。。。。。弄完行李,又通宵写论文(事实告诉我们,旅游前真不适合大量熬夜)。
24号,九点多出发,在地铁上,一个男生看到我们提着行李箱,又带了很多食物,问我们要去哪里,得知去西藏后,他便跟我要了微信,挺巧的,他打算过段时间从四川骑行入藏,在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也开始入藏了,时常给我发来信息,愿他一路顺利。
火车上也平淡无奇,但是一群陌生人,需要呆在一起五十多个小时,也让我们互相了解,旅途的人来来往往,我也懒得去留下什么联系方式,车厢里跟我们一样从广州到拉萨也就两个人,一个是对面下铺的大哥,韶关人,当过兵,也在深圳工作过,为人憨厚老实,去西藏找朋友玩,比我还猛,去西藏,什么厚衣服也没有,带着一点点食物就上去,一上车就跟我们聊天,不过一开始我没有很想说话,聊没一会,他就打农药去了。后来他帮了我很大的忙。另一个是跟我一样睡在上铺的女孩,女孩看起来很朋克,一头小波烫发,带着滑板,尤克里里就上来,一到车厢,也没跟我们说一句话,直接她的她大行李箱一脚踹到座位下面,当时我觉得这应该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姑娘。放好行李,她便出去了,到了晚上九点多她才爬到床上,那会我刚好睡的迷迷糊糊坐起来,她爬上来,猛的一下,头撞天花板了,我居然傻傻的笑了起来,她看我笑了,也就冲我笑了,看来也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再后来,有人喝醉了,在隔壁车厢说着胡言乱语的话,十一二点乘务员还在劝他们上去睡觉,东北话,英语,普通话,夹杂一起,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天,换了有氧火车。晚上,我突然生理期,痛经痛的厉害,原本想去上厕所,却没想到在公共场合晕倒。当时在的有几个大叔还有几个小哥,他们看我晕倒便跑去叫列车长过来。醒来一直听到列车长说:姑娘,你没事吧,姑娘,你醒醒。然后就是一连串你心脏有没有问题,血压有没有问题,什么什么有没有问题。。。。。。这里海拔也不高啊,不应该这么快就高反啊。。。。。。旁边一位有经验的大哥,跟列车长说:她这样子,明显就是低糖。后来让我哭笑不得的便是,我一听到低糖,脑子只有一个意识,补糖,让自己能够走下去,然后微弱的问,你们有糖可以给我吗?列车长掏上掏下,最后给我掏出一颗硬糖,我也顾不上那么别的就开始嚼,旁边的大哥也给了我几条士力架,甜到发腻,但还是逼着自己吃下去。列车长又说,你不是还有一个小伙伴吗,喊她过来吧。那会自己根本使不上力气,只想倒下睡觉,刚好坐的地方对面便是我们的床位,这时候,我的小伙伴也刚好醒了,我跟她说我晕倒了,她赶紧过来帮我。可过不了一会,我便开始吐,这时候我们对面铺的小哥哥赶紧帮我提袋子让我吐,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在呕吐的过程中,弄到了一点头发,他居然不嫌弃,弄纸巾帮我擦。萍水相逢,却能如此真挚,大城市,每个人都有一道心墙,偶尔打开这道墙,眺望碧海蓝天,看到善良的人。谢谢。
后来,列车长告诉我,医生会在两个小时后的下一个点上车,如果医生说我是高反需要下车,那么我必须下车,过了下个站,就要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无人区,而且海拔会越来越高,那会真的高反,想下都下不了。列车长的话,无疑让自己感到害怕。下车到医院也要三四十公里,而且半夜十二点多的,根本就无处可去,当时身体非常疲倦,走路都没力气,自己内心让自己争气点。还好后来医生看了,说不是高反,可以继续走。这个小插曲,也让我发现了一群可爱的人。我家师妹、列车长、列车员还有一同坐车的乘客,都给予了我走下去的勇气。小师妹一个晚上都在照顾我;对面大哥帮我到处找红糖,还把床位跟我们换;隔天,隔壁车厢的一个大叔听说我昨晚晕倒,拿了一大包葡萄糖就过来,我倒了一点便想把葡萄糖还他,他却告诉我,放你那,你多喝点,专门给你准备的。真是一群可爱的人。
(二)拉萨
拉萨,看着人们手里挂着手链,头顶带着帽子,身上穿着藏袍,望着这个与天相邻的民族的模样,闻着天的气味,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天上派来周游人间的差使。多少人,翻山越岭,来这里净化心灵。一壶甜茶,一缕阳光,一个角落,看着过往的人群,听那听不懂的藏语,看着一张张泛红的笑脸,感受另一个世界里的自己。后来我常想,这或许就是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所说的:我来这里是为了 和一个举着灯 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逢。
到拉萨的那个下午,我俩去了藏民的馆子,大概是因为汉族人来的较少,我们一进来藏民便会用一种好奇,柔和的眼神看我们。看到他们吃的食物时,询问他们吃的是什么,他们也会特别热情的给我们介绍。有一个很好看的女孩子一个人喝着咸茶,一直微笑的看着我们。后来我两便跑过去同她一起住,她说她初中是在南方读书,他们那边有政策,会选一些成绩好的学生送过去南方读书。她现在在拉萨一所大学学藏医。女孩子有点羞涩,但是却非常有礼貌,每说一句话都会说一句姐,说话也很是温柔。
拉萨第二天,地头蛇阿咸带我们游拉萨。说起阿咸,不得不说他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他身上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我想等哪天他出书了,我一定会成为他的第一批粉丝。潮汕人,中大毕业后,在腾讯上班一年,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却选择了辞职,骑行西藏,到了西藏便在这里开了青朴洛客栈。穿越过无人区,遇到过熊,却依旧活得好好,每天讲着一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理论。他如果讲,可以一个人讲好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可是你却会特别喜欢听。他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在博物馆中,他比专业导游还专业,滔滔不绝的给我们介绍西藏的历史。单单听人名,我都觉得我记不住,可是他却能够记住那么多的历史。
阿咸带我们游了小昭寺、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吃了青稞酒、糌粑、牛肉。。。。。。但我最喜欢便是来到一个汉人基本不怎么到的地方听诵经。在古城小道中,阿咸让我们把帽子摘下来,前面的几个游客到前面望了一眼便不敢进去了,走到路的拐口,满满的藏民,坐着诵经,转经轮。婆婆看到我们来,指着地上的坐垫让我们坐。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能感受质朴的善良。婆婆一直笑着看着我们,那种笑,好纯粹,好干净~后来看到阿咸手龟裂的厉害,婆婆很心疼的抚摸着阿咸的手,就像自己的奶奶一般。婆婆拿出自己的糌粑给我们吃,这个我们在外面吃的很不一样,婆婆的糌粑很香,看我们吃完又想塞给我们。阿咸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就像我们汉族人的图书馆,人们聚在这里诵经学习,他们不仅只有西藏的人,还有一些来自四川一路朝拜过来的人。坐在这个地方,一睁眼便看到连绵不断的雪山,干净,透亮,整个人心也便安下来。
婆婆给的糌粑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三)山南线
山南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说当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之地。它因拥有众多个“第一”而被公认为“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如西藏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嘎布等,均诞生在山南。
(接下来山南的文字出自大作家——谢金金田)
金金田山南市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本次西藏行主要游玩的是山南常规线。
一路上,用比较写实的词说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越沼泽荒漠戈壁悬崖,漫天飞扬的尘土让车子都变了样。感谢神车手兼活地图阿眼和在”老爷保贺”下,才能见到醉人的美景。虽说那历经千百年形成的景象就在那,你去或不去,它都不会走。但能否见到预期风景,要看天气给不给力和道路状况,风雪晴霜,皆是大自然的心情与自己的造化。
路上偶遇暴风雪第一天,羊卓雍错湖——普姆雍措。从拉萨出发前往羊卓雍错湖,会经过西藏唯一的高速公路,西藏的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穿过岗巴噶拉山,路过雅鲁赞布江,由于羊卓雍错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景区,路还是很好走的。羊卓雍错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赞布江南岸、浪卡子县境内。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碧绿得就像一条带子逶迤在群山之间,干净得容不得任何玷污。在供游客观赏的沿湖口,都有当地藏民牵着牦牛吆喝拍照,10元一次,任意拍。一路走过都是碧绿的湖水,后期当我身体不适闭上眼睛颠簸在路上时,眼前全是碧绿的湖水,这干净似乎已经揉进我的眼里,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
西藏,西藏下午前往普姆雍措看日落,但天气不似预期,没能欣赏到湖边的日落。已经4月末了,湖面开始化冰,在大风的吹毁下,能听到湖面开始裂冰的”咚~咚”声。在返程的路上遇到大雪,这让从来没有真正见过雪的南方人我异常兴奋,雪花在大风和车灯下呈现出神奇的效果,从侧面看,好像汽车喷射出来的火焰。虽然没能见到日落的壮观,但也看到雪花狂舞的奇象,也有种”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小确幸。
第二天,四零冰川——拉普温泉。四零冰川是在中不边界上的一个冰川,海拔5300米,路很不好走,电子地图也导航不到,沿途也没信号,由于经过的是无人区,最好自带干粮。昨夜的暴雪使今天的路好走些了,眼前是白茫茫的雪景,路上遇到藏羚羊,我们想走近点拍它,但它们很怕人,看到我们走近就会跑。经过一处藏民收取管理费的地方,就差不多到冰川了。千年冰川在阳光的照射下,切面处反射淡淡的蓝光,多年来已与天空的颜色合为一体。冰川下的融水形成长长的冰柱,我们把它掰下来当冰棍舔。由于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再加上路上颠簸,我感到很不适,根本嗨不起来,只能坐在冰川间休息。下午前往拉普温泉,想要感受具有诸多养生功能的温泉。道路十分险峻,一路上都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土石疏松的山的盘山公路。在距离目的地只有五公里的时候,因前方道路坍塌,人都很难通过,更别说汽车,最终不得不原路返回,泡不成温泉。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第三天,赛卡古托寺——白玛林措——卡久寺。赛卡古托寺是由藏传佛教噶举派大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遵从上师玛尔巴的旨意所建,佛塔内各层供奉着佛像,还有米拉日巴大师的修行洞。我们从第一层开始,一层层往上走,空间很狭窄,楼层很低,只有一小扇窗户透着微光。洞内还有900多年前的壁画,时光流逝,均已失色暗淡,但流畅精致的笔触与画法,依然能感受到前人的用心。寺庙最著名就是九层佛塔,在塔的第九层,可出外绕塔转经。这条惊险的转经道外侧毫无保护设施,人只能侧身抓着固定在塔身上的一圈钢筋在宽约40厘米的外沿缓缓挪步。让我做这么一次转塔尝试我觉得十分害怕,一旁的喇嘛问我”怕不怕”,我一脸惶恐地说”怕”,喇嘛说陪我走一圈,我感受到他那厚实有力的手护在我的后背上,让我的心得以安定下来,终于不再扑腾乱跳,但是在正方形的拐角处,眼角能瞥到塔下的风景,这种与地面的高度差让我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走到一半,一个藏民追上了我的步速,我担心我的慢吞吞会使他不耐烦,但是他也把他的手护在我的腰上,这让我觉得特别有安全感。终于转完一圈回到塔内,喇嘛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了”。
白玛林措是莲花生大师四大魂湖之一,隐匿在措玉村白马林沟的尽头。白玛林措风景优美,天气好的时候湖水呈现蓝、绿、白三色。远处的库拉岗日神山,在阳光照耀下雪山山顶闪耀着金光,湖水的碧绿与雪山相映衬,带给我们巨大的视觉冲击。环绕白玛林措也是一条不错的徒步路线。
因道路养护,在进卡久寺的路上停留了一个多小时,一路上也是山势险峻穿山越岭。到了卡久寺,入住山上唯一一家宾馆,而后随意在山间转转,期待明天的日出,由于山上气温比较低,遗憾杜鹃花还没有开,不然满山的杜鹃花也是一番别致的风景。据说,虔诚的藏民会转山,这也是一种祈福的方式。
第四天,卡久寺——在路上。海拔4000米的卡久寺全称“吉祥隐修院”,寺庙虽不大,但它是莲花生大师五大隐修圣地之一。寺院背靠雪山,面朝峡谷,寺前是壁立千仞的大断崖。早上起床时,山间又下起了大雪,我们就是一群雪神,去哪哪下雪,天天如此,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盖上了一层白雪,云雾翻腾,仿佛置身仙境。接下来前往泽当,由于早晨的大雪,汽车特别容易打滑,车速不能快。一路上,大山连着峡谷,峡谷再接着大山,有的地方没有树木,只剩下满目的粗犷秃山,荒漠化特别严重,漫天扬起的尘土让汽车变了模样。一路上,还有古碉楼的残垣断壁孤寂地矗立在山间,更衬托出苍凉与荒芜。由于开错路和道路封路,比原本预计的晚4小时才到泽当镇。
第五天,扎央宗溶洞。沿山路拾阶而上,一路兜转便来到扎央宗溶洞,这是莲花生大师修炼的地方。一路上生态挺好,有很多的鸟雀,它们也不怕人的。偶遇来朝拜的藏民,他们鼓励与我同行的已经累到不行的小伙伴们”要到了,坚持会”。等我们真正走上去的时候,才发现这都是套路。到了山顶,来到莲花生大师修炼的入洞前,一架几近与地面垂直的木梯让人不寒而栗,鼓足勇气爬上去后才知道这只是开始,里面的石头林立突兀,缝隙间只容一个人匍匐着前进,抓着旁边粗实的绳子向上攀爬,由于石头已经被游客磨得很光滑,爬得胆战心惊,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地狠狠地抓住绳子,还要小心滑进绳子另一侧深不可测的石洞里。我和小伙伴们相互扶持,前面的给后面的打灯照亮,并时不时在上面拉一把。莲花生大师修炼的山洞洞口只容一人爬着进入,一般是手和头先进去,用手支撑着地面,把洞外的脚收进来。山洞里有一位女喇嘛在念经,她给我们介绍,莲花生大师在这里修炼了三年三月三天,她脚下五十厘米左右的石洞是莲花生大师吃饭睡觉的地方,石头上沾有莲花生大师的毛发,莲花生大师喝的是溶洞上滴下来的水。她给我们每人一勺圣水,然后我们在黑暗中静静地听她念读藏语经文,感受大师的灵韵。山洞顶上,挂满了密集的乳钟石,形状各异,参差不齐,用手指敲敲,其声音如铜锣似皮鼓,十分动听悦耳。用手机的手电筒照照某些石头,有闪闪发亮的物质成分在,这是钻石。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在高原,绝美的风景往往伴随着恶劣的条件,很多地方常人难以到达。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感谢一路车神护驾雪神庇佑小伙伴们互相支持,才能见到这样惊艳的美景,对于大自然的美我们总是缺乏想象力。一路走的是游迹罕见的风景区,垃圾几乎没有,也许是游客比较自觉,但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做大自然虔诚的子民,保护大自然的美景,让生活在其中的子民世世代代笑容如天空般纯净,眼眸里有星星。
(四)结语
当我与这个世界亲密接触之时,我既看不清这个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我始终在找寻一个距离,足够高远,让自己能够一瞥世界的方向。行走在路上,借阅别人的人生与风景,求得些许证悟,穿越内心的丛林与幽暗,最终或许一无所获,或许豁然开朗,一路西去。
西藏,西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