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归来已数日,心还困顿在那片高原上。似乎应该写点儿什么,才算是为这次旅行画上一个句号。
尚未抵藏,同车厢的大叔便说去西藏就是“眼睛看天堂,身体下地狱,心灵受震撼,灵魂归故乡”,途中导游也有提及,现在想来竟也觉得是西藏之旅的最佳写照。便就此写开吧……
chapter1:眼睛看天堂
你将尽收眼底的永远值得期待。
(一)蓝的天,白的云
好友问我最爱西藏的什么,毫不犹豫答到“蓝天白云”。然而这似乎最不能称为西藏的特色,杭州也常有蓝天白云啊,可,毕竟不同。杭州的蓝天白云登场需要看心情的,状态不佳时便一副阴阳怪气的脸。而藏区的蓝天白云却是常态,即便前夜狂风暴雨,即便早晨绵绵细雨,即便半晌间乌云占据了擂台,蓝天白云也绝不会爽约。那里的天总是低垂的,似乎触手可及。天蓝得纯净,云白得彻底。总是想象着云摸上去是什么感觉,会像棉花一样柔软细滑么?J肯定地说,是潮湿的。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词,毫无美感。
西藏蓝天白云1西藏蓝天白云2
(二)高原风景画
前藏也好,后藏也罢,应接不暇的永远都是那一幅幅唯美的高原风景画。林芝地区气候湿润,向来有“藏江南”的美誉。蓝天白云自不消说,单是那绿的林、碧的水就让你仿佛置身江南水墨画中了。行程中,车窗或闪过郁郁葱葱、布满植被的巍峨高山,或掠过牦牛、藏香猪成群的绿色草原,尼洋河的风光总是恰到好处地镶嵌其间,有时以清脆欢快的流水声相附和;有时以波光粼粼的河面加缀饰,天和地便以极具层次感的画面呈现在你面前。后藏日喀则地区因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则形成了决然不同的高原风格。蓝天白云的覆盖下不再是各色绿,而是雄浑的灰黄。山依旧是绵延不断,但却因直接展现其裸露的身体而迸发出一种大义凛然的美。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匍匐其中,乍一看有攀龙附凤之嫌,实则在独唱一支荡气回肠的歌。若只是灰黄,便不能称得上是藏区的味道。七月的西藏,油菜花遍地盛开,灰黄与明亮的黄似一股冲击波大大挑战了人的视觉极限。再看那群群牛羊,或黑或白,或以杂色称霸其中,在水草虽不丰盛但绝不贫瘠的土地上好不悠游自在!
前藏林芝后藏日喀则 裸露的群山 后藏之美
(三)为你驻足
如果说隔车窗观景的你只是领略到了西藏美景的一隅,那么你下车驻足所观定算得上一顿视觉上的饕餮大餐。奇致美幻的巴松措,清雅恬淡的卡定沟,如诗如画的鲁朗小镇,含羞遮面的南迦巴瓦峰,纯翠欢畅的尼洋河,浩荡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均为林芝地区的代表。本以为已经见识了西藏的绝大美景,但纳木错和羊卓雍错再次惊艳了众人。同样是纯净湛蓝的湖水,纳木错以其壮观辽阔的湖面、水天一色的丽景征服了大家,而羊卓雍错则因依山而流、移步换景的特色给人以惊喜。珠峰大本营虽无独特景致,但山头“中国边防”的四个大字足以显此地庄重,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石碑见证着你的高度,若隐若现的珠穆朗玛峰必激起众人无限神往。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大昭寺的殿内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当你看到布局紧凑的殿内端坐一尊尊佛像,耳边口念佛家密语、手转转世经筒的声音不绝如缕,油然而生的神圣感促使你不得不低头并虔诚默念“嗡嘛呢叭咪吽”。
巴松措 卡定沟 鲁朗小镇 远处的南迦巴瓦峰 尼洋河风光 雅鲁藏布江 纳木错 羊卓雍错中国边防 刚探出头的珠穆朗玛峰 布达拉宫 扎什伦布寺 大昭寺
chapter2:身体下地狱
(一)高反那些事
去西藏旅游,被亲朋好友问候时,总会听到一句“高反严重么?”首次入藏的人必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反应的。坐着火车去拉萨看似浪漫有趣,但当你跟着火车摇晃了三十多个小时,又处在翻阅唐古拉山的当口,第一次强烈的高反便汹涌袭来。同行的X在清早醒来时竟无力爬起,邻铺的女生更是在去洗手间的路上吐了个翻天覆地,我则倚靠在铺位上一次次用头轻撞车窗,靠窗外的美景来获得一点点慰藉。还好,抵达拉萨稍事休息后便一切归于平静。可当你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当你立于纳木错那拉根山海拔5190米的石碑前,当你置身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那强烈的头部眩晕感又卷土重来了,它提醒着你应小心行动,需化身树懒。
米拉山口 那根拉 珠峰大本营(二)吃过的团餐
高原物价基本是内地两倍,由此可以设想下每餐15元的标准能吃些什么。
早上基本酒店解决,一碗大米稀饭,两个小馒头,一个鸡蛋,一叠咸菜。如果赶上第二天行程紧张,要很早(6点)出发,那你必须接受酒店提供的路餐——面包火腿矿泉水。中午一般是在途中小县城解决,前几天只有我们四人,60块的团餐是没店肯做的,只能每人吃一碗18块的面(差价自补),以至于每每想起高原饮食问题都变成了“吃饭——吃面,吃饭——吃面”。后面十多人的大团都是在川菜馆解决,饭菜标准参照下图。导游们毫不讳言,保持身材全靠它——蒸不熟的米饭,水煮的白菜,除了辣味别无其他的凉拌黄瓜,大家自行想象下。
六个人的团餐(三)住过的“旅店”
入藏之前,与旅行社负责人员沟通的结果是拉萨市区住三星,下面地区住挂三。事实却是,我们在抵达拉萨的第一晚就因住宿条件与三星的巨大差异与旅行社起了争议。争执以更换同一酒店的不同客房宣告结束,住店“伪三星”的标签却是被紧紧贴牢了。到后面发现,日复一日的旅途颠簸,根本就无力顾及住宿条件如何了,得过且过吧。在林芝的其中一晚,我们入住了仁青客栈,条件固然简陋,氛围却是大不同。早晨推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间氤氲缭绕的云雾;房前,藏香猪妈妈带领着一窝小猪仔在小路上肆意地晃荡;屋后,山间淙淙溪水声让我们误以为下了一夜的雨。美好而又深刻的林间小木屋体验!珠峰大本营一夜必将今生难忘,12个男女混住的大通铺,感受着牛粪燃烧过后的余温,呼吸间是帐篷内到处弥漫的酥油味,伴着青壮老少粗细不均的呼吸声入眠,这样的夜晚还会有么?
仁青客栈大本营的帐篷
(三)上过的“茅坑”
去了西藏,我把提供解决大小便的地方分为了四类:第一种自然是我们常见的酒店卫生间,起码看起来够干净、无异味;第二种是景区服务点常见的厕所,长长的便池被一堵堵半截高的围墙分割开来,在固定时间进行统一冲洗,或干净、或脏臭,看运气咯;第三种,我不得不称之为“茅坑”,也是藏区最常见的,除了藏民家里的,一般都不会是露天的。脏乱臭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收费两块哦~土豪总会大手一挥“走,请你们上厕所”;第四种,一切归于大自然,藏区统称“唱山歌”。西藏地广人稀,途中很难巡得茅坑一处,唱山歌也就无可厚非了。
(四)颠过的路
拉萨下林芝要走相当长一段颠簸的路,窗外尘土飞扬,随处可见修路的标识牌,自然是无美景可言。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说,下林芝必要体验“三跳”: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中跳,心在肚里跳,还真是无比贴切呢。J的步数一度颠出了三万多,一跃成为朋友圈榜首,不知详情的人怕是要来慰问她贵体是否安康了。日喀则来去珠峰大本营必经的85公里荒漠无人区更是印象深刻了!两小时无间断振动模式开启时,团友纷纷自觉系上了安全带。车窗虽牢牢紧闭,车内依旧充斥着呛人口鼻的尘土味。轮胎疾驰过地面所摩擦激起的小石子噼里啪啦敲击着玻璃,人在座位上感受着颠簸带来的阵阵弹跳,嘴唇却是默默绷紧,仿佛在应对一场大耗体力的恶战。经历过这两次重大的“车里跳”,盘山公路上接二连三的弯道、偶尔凹凸不平的道路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85公里颠簸路 山路十八弯chapter3:心灵受震撼
(一)神奇土地
可能藏传佛教的神秘已经决定了西藏这片高原的神奇。从古时的尿诊到如今的掌纹诊病,藏医经久不衰的独特医疗方式定是有可取之处。从冬虫夏草、灵芝到藏红花、鬼臼果,藏药也因其独特疗效引得众人争相购买。而向来以为茶叶只能生长在温润南方的人儿啊,则要被高原培育出来的白茶和黑茶狠狠打上一耳光。
俗话说“十里不同天”,除此之外,高原更是用“一年有四季”来告诉你它的诡诈。早晚过冬季,上午下午过春秋,中午自然就是夏季了。在脱和穿中感受藏区一天的温度变化,你会觉得羽绒服和衬衫同时出现丝毫没有违和感。不用担心清晨的袅袅云雾会遮蔽你的视线,待缭绕烟气越过山头升腾为云朵,便又是一片广阔天空了。也不必担心乌云密布会打搅你前方赏景的兴致,等走出“雷区”,便又是“山光明媚晴方好”了。
我们似乎不能找出比“温顺”更为恰当的词来形容高原上的动物们了。向来优雅从容的牦牛也好,只管与世无争的藏香猪也罢,它们似乎从来不会因为外界的纷扰改变自己的举动;从普通的阿猫阿狗再到以凶狠著称的藏獒,懒羊羊晒太阳的它们被唤醒的时候只会甩你一脸无欲无求的表情,继而选择继续沐浴阳光;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悠地啃着青草,任你如何拿着相机咔嚓,也只留给你津津有味的咀嚼声。
米拉山口的藏獒 车子抛锚所见的奶牛 置身牛群 米堆冰川下的牦牛 仁青客栈的喵雅江喝饮料的藏香猪 不记得是哪里的四眼狗 忘记哪条路上的牛群了 萌翻的小牛 米堆冰川下的马队
(二)别样生活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和藏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却迥然不同。磕够十万个等身长头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修行;老人死后家产不留给子孙而要全部捐给寺庙;每家每户都要送一个孩子到寺庙学习经文;成年男子靠在城里进行雕刻、绘画养家糊口(雕刻绘画技能均为寺庙习得);女人怀孕要比平时多干一倍的活为了有助于生产;生孩子不去医院而都在自家牛棚(去医院生有800补助然而路途较远,家里有经堂要避免血光之灾);女人家里地位高低取决于生孩子数量的多少;相对闲暇时女人地里干活男人聚在一起喝青稞酒;酥油茶要喝得很咸才有力气干活;老人不愿儿女读太多书怕思想变复杂;一个村子里听得懂普通话、会讲普通话的人寥寥可数;小孩子在外玩得越脏证明体质越好老人也就越喜欢;男女结婚依旧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在农村地区依然十分盛行;兄弟共妻、姐妹共夫是为了避免税务和家庭矛盾;政府赞助的家门口的树只要养活一年一棵树给五块钱;天葬是有钱健康品行好的人才能享有的高规格丧葬方式;
天葬台(人死后,把肢解过后的尸体运往天葬台上喂食他们的神鸟—秃鹫。)
一切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于他们而言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我们曾纳闷不自由的婚姻是如何维系的,接待人员却告诉我们他们没有离婚的,夫妻感情都很好。然后反问我们“你们都是自己找,谈恋爱的时间比婚后时间还长,怎么还离了呢”,众人一时语塞。我们曾质疑以青稞和酥油茶为主食的他们会因营养不良引发各种病症,接待人员却告诉我们他们头疼脑热自己会解决,基本不会因大病上医院。照例是被反问“你们吃得越来越讲究,怎么还有那么多胆结石、肾结石、癌症呢?”答不上来。
罗林村 藏式民居 藏民之家(三)恢宏史诗
《文成公主》是入藏必看的节目,甚至可以说是一生必看的节目。演出的实景剧场依山而建,不得不为创作团队懂得借势而慨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流光溢彩的灯光特效、阵容庞大的演出团队、历史重现的仿真布景、原汁原味的藏舞藏戏、低昂悠远的佛号念唱,自然山水下汉藏联姻的恢宏史诗被传唱得淋漓尽致。摔碎日月宝镜的她,背井离乡遥望长安的她,带着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佛像陷入泥潭的她,到底是凭借怎样的信念毅然决然来到了吐蕃。从“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到的地方是故乡”到“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文成公主用自己历尽艰辛的漫漫征程和誓要民族和平的心路历程演绎了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
盛世大唐 藏戏藏舞 打阿嘎修布宫 《文成公主》全景(四)仓央嘉措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以前,只觉得《那一世》与《见与不见》是爱情符号的一种代表,并不想去细斟慢品个中味道。直到踏上仓央嘉措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深入了解了他的身世,才觉得他的诗歌是如此凄美。知人论世,想毕如此。父母恩爱、友邻淳朴,他本该享有烂漫的童年;信奉红教、才华横溢,他本能拥有美好的爱情。可就因为他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便注定了一生不得自由。第巴桑结甲错隐匿五世亡故消息15年也只是给了仓央嘉措更多的时间去品味世间爱情的滋味。虽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但高高在上的佛爷地位对生性爱自由的他来讲无异于最沉重的负担,那受万人敬仰的布宫也只不过是牢笼一所。相比之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更契合仓央嘉措的精神气质。但身为黄教领袖,清规戒律哪容得他春心荡漾,到头来只能成为摄政王桑结甲措和蒙人拉藏汗权利争斗的牺牲品。在奉康熙之命被押解回京途中,六世达赖喇嘛的结局成了永远的迷。与其相信他圆寂在了青海湖滨,我宁愿选择相信是有心人放了他,或许他也能够与心上人在不知名的山林携度余生。
仓央嘉措的诗句随处可见 青海湖chapter4:灵魂归故乡
(一)谁是谁的风景
旅行第一天,X说“我觉得牛甩甩尾巴都是那么美!”我大笑,并不是觉得她审美标准太低,而是觉得以如此具象方式来形容西藏之美是种很可爱的说法。
那牛甩尾巴到底美不美呢?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牛伯伯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举动与美差了十万八千里。可当你坐在疾驰而过的车里,就那么不经意地一瞥,草原上认真吃草的牛正好慢悠悠地甩了下尾巴,周边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衬,你突然就会觉得,那一刻美极了。真正美的不是形式,而是状态。你所陶醉的并不是带来感官刺激的画面,而是令你身心愉悦的境况。
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降速下来,司机师傅轻转方向盘,继续前行。这种情况经常是因为路遇好狗好牛好猪好马好羊挡了道。师傅并不爱鸣笛,总是等它们经过或微调方向盘,估计也是习惯了。林芝带我们的司机说,他的车曾经抵到了牦牛的屁股,而它愣是一动不动。怕惹它们不开心,车子被踢个大窟窿,只好开门下车轻声细语劝它们走开。人与动物之间能做到如此友好相处,甚是值得欢喜。
那猫、那狗、那人J曾提议说应该给西藏的动物们办所学校,好好教教它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主干道上随意出没,最起码能在车子靠近时快步走开吧。可这样,它们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与人何异。我们看着它们的同时,估计也被当作了闯入它们世界的“风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上看你。到底,谁是谁的风景呢?
(二)田园牧歌
蓝天,白云,绿水,青草,置身天地间,唯剩尖叫可表喜悦。你的身体似乎生长出了无限的力量,你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你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约”,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什么追名逐利、蝇营狗苟都可以随风而逝了!天地悠悠,你我不过蜉蝣一只,放下包袱又何妨!
同样是在赶路的途中,当看到一只狗安详地趴在地上,不远处是几个五六岁的幼童在一截土墙下追逐嬉戏;当看到另一只狗慵懒地躺在田埂上,旁边是一对夫妇在弯腰劳作,心里突然生出了无限温柔和感动,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岁月静好么?我们用尽心力所追逐的东西正在西藏千千万万个家庭里日复一日地上演着,那,是不是,我们的日常也正处在这种岁月静好中?
(三)朝圣路漫漫
《冈仁波齐》热映的时候,毫不犹豫去观影,只为了进藏前先了解下他们的文化。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她脸上纯净的表情、磕等身长头时的动作都让人动容。她知道什么是佛么?她又知道什么叫做信仰么?在我们看来接二连三的机械动作于她而言就是意义所在,有无概念还有什么重要。有人批判他们的愚昧,可当我们连自己的内心都无处安放的时候,我们又有何资格去质疑别人的生活方式?
晴也好,雨也罢,晨也好,暮也罢,大昭寺前前来跪拜的人总是不绝如缕。尽管可能衣衫褴褛,但他们都是最最干净的人。当我们在酥油和藏香的双重压迫下急于想逃离的时候,他们依旧在殿内跟随跪拜的潮流一步步向前挪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小山头、村子旁、空旷处、栏杆上、树枝间,随处可见的经幡在随风摆动,代表着藏民为众生一次又一次地祈福。我们永远想象不到,为了信仰他们可以付出多少。
大昭寺前的跪拜 虔诚的信徒 经幡@鲁朗小镇经幡@珠峰大本营
经幡@卡若拉冰川
经幡@纳木错
经幡@雅鲁藏布江
经幡@丹佛沙丘
经幡@色季拉山口
从未觉得一次旅行可以带给自己如此丰盈的感受,这世上有那么多美丽风景都还没欣赏,这世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还没领略,生命的意义又何曾会有穷尽呢?
旅途中匆匆出现的那些人,即使只是过客,也或多或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烟火。会记得陪伴我们林芝之行并给我们买水果吃的大小老乡,会记得纳木错回来大巴车的那个西安一年级小学霸,会记得珠峰大本营里拿羽绒服跟藏民换牦牛骨的老大哥,也会记得那个16岁便一人满中国跑且一直默默做援藏工作的高一小美女……
好友问,还想再去一次西藏么?嗯,想。为了饱眼福,为了安内心,纵使再多下几次地域也值得,哪里还管得上“一入西藏误终身,从此颜值是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