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读书:樊锦诗、赵声良《灿烂敦煌》

今日读书:樊锦诗、赵声良《灿烂敦煌》

作者: 奔的4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16:09 被阅读0次

东汉时期,社会动荡,老百姓面临随时被强权屠戮的命运。

当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当曾经的信仰被推翻,当最低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障,此时人们只有求助于外来的神秘力量,比如佛教。

佛教思想让老百姓得到一丝安慰,认为凡事皆有“因果报应”,生命皆会“六道轮回”。

为了更好地修行,一些高僧来到敦煌开凿洞窟,他们在悬崖上挖出一个浅小的石室,在里面打坐冥想,研究佛学理论。

慢慢修行者多了起来,僧侣们挖出可容纳更多人的礼拜窟、殿堂窟,后来又塑造佛像,描绘壁画。

最后洞窟林立,形成莫高窟,也成就了丝绸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

今日读书:樊锦诗、赵声良《灿烂敦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时光经过千年,沙漠还在,月光还在,那些高贵的王权、僧侣的智慧、往来的财富,却早已湮没在无尽的黄沙中。

让丝绸文明、敦煌文化保存下来的,不是现代科技加持下的信息保存方法,什么10年的U盘,100年的硬盘,1000年的某些特殊光盘......都不是,而是石雕、是泥塑、是壁画。

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是古代艺术的千年积累,这是乱世盛世的信仰变迁,这是中华历史的血脉绵延。

相关文章

  • 祖国和我们(5)

    敦煌研究院的旗手是赵声良院长,精神榜样是樊锦诗先生,樊锦诗先生是上海人,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

  • 《我心归处是敦煌》阅后随笔

    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 这本书既是樊锦诗的个人传记,更是近代以来几代敦煌人发现敦煌、守护敦煌、光大敦煌、传承敦煌...

  • 往里走安顿下来

    最近再次看了樊锦诗的敦煌研究院故事 樊锦诗:用一生来守护美好 1963年,24岁的樊锦诗先生从北大毕业到敦煌工作。...

  • 寻找贵人,不如先做自己的贵人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敦煌成就了樊锦诗,有了“敦煌的女儿”这个无上荣耀的称号。因为...

  • 35樊锦诗的父亲2020-09-16

    最近在看《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这本书讲述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自幼年起生活、求学以及五十多年在敦煌工作...

  • 《我心归处是敦煌》观后感

    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是莫高窟的守护神! 看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将一生奉献给这片土地,将一生奉献给敦煌,这...

  •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笔记

    在一席上看过樊锦诗先生的演讲,知道了她被人称为“敦煌的女儿”。因此,在微信读书上看到樊锦诗自述《我心归处是...

  •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2

    一一樊锦诗自述 今天阅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第三章《敦煌是我的宿命》,青年学子樊锦诗和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

  •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我心归处是敦煌|格格读书会活动预告

    格格读书会·第105期 【活动主题】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我心归处是敦煌 【活动简介】 樊锦诗,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

  • 敦煌 樊锦诗 飞天

    你着理想的霓裳羽衣 从首都北京 落地敦煌 在莫高窟 一守50年 南国女儿纤细 气候严重不适 荒凉寂静的洞窟 目光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读书:樊锦诗、赵声良《灿烂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x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