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一脸愤恨的走出××公司的大门
“不就是我身体不太好吗?你们不要我,我一定得争气,到时我要向世界证明我可以工作,我不比别人差”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被人家拒之门外了,石头由于身体略带残疾,尽管是大学毕业不过找工作对于石头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投过太多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了,每次都心怀期待,每一次都失望而归,这一次也不例外。
社会是现实的,每个公司都不会要个残疾人的。即使他有足够胜任工作的能力。
石头一边走一边发愁,这次工作又没找到,下个月的药费照顾父母的费用还没有着落。于是给这炎热的夏季又多添了几丝忧愁,石头又沉默的低下了头,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哎!生活不易使原本单纯善良的石头脸上常常挂着愁容,因此看上去和实际年龄并不相符。
可生活还得继续,硬着头皮回了家,石头并不想提及刚才求职被拒的事儿,可一回家父母还是看出了端倪。父亲也是满面无奈:“你什么也做不了,你就是个废人,就老实待着吧,我们不用你管,生死由命”大声的朝石头这边嚷到。
说着话嘴里点燃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吐出烟煴眼睛便朝窗外望去,不再去看石头一眼。好像嚷声音小了不足以表达心里的失落和无奈,或许也有伤心和难过。
“你少说几句吧”母亲应声答到,因为母亲知道父亲说的话深深的刺疼着石头,她心疼儿子。
石头却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呆呆的坐在那里。纵然石头心里再难过始终也没有说一句话,因为他知道父亲此时心里也是难过的,纵然说的话伤人也是发发牢骚,并不是真心要伤害他。还有挨数落也正好可以缓解心里的痛苦,好像身体的痛苦越甚,心里的痛越轻,石头强忍着始终没有出声儿。
只要遇到伤心难过的事儿,石头都只会一头栽进自己的屋里,拿起书看啊看,或是拿起笔写啊写的。
因为他已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能听他诉苦,只能把自己的苦闷化为文字亦是在书的世界找到一个全新的快乐的世界。因此也才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在这里一切都安静了,书里文字间没有种种烦恼,更不用饱尝世间的疾苦!随着一趟趟文字流露,石头内心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读过书到有些文化,别人不给我工作我就给自己工作,纵然不能大富大贵,那我也不能白活一遭。我要用我的文字创造新的生活,于是石头便每天尽情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一字一字的描写着他经历的别样的生活。
石头出生在八十年代,那时国家仍然不富裕,可经过改革开放,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也能吃饱肚子,不在挨饿。一切百废待兴,也正如石头的家里一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个小院儿,用石头和土坯盖的檩木房子,看上去那么朴素,院里还放着一些农具,一看就是农户。石头就出生在那样的年月。
说起石头家里,原来可是大家主。祖上在清朝出过进士,后来他曾祖祖父都曾是村里有名的中医。也是村里的大户,家产颇丰。石头的爷爷也是诗书传家的读书人,曾经还做过先生,写的一手好字,因此留下了些许优秀的家风。石头的爷爷还写过一幅朱子家训,以教后人。
于是到了土地改革和文革时期,他家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石头他爸尽管聪明但受家庭成分影响一生并未得到什么好的机遇,石头他爸小时候不让上学,所以也没什么文化。出去当兵也没人要,甚至结婚也只能找个有病的媳妇。直到三十来岁才勉强娶上结婚,一辈子就只是老老实实的在家种地,本本分分的做个农民。
不过为人很是勤劳,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他知道小富靠勤的道理,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着自己的日子。由于勤劳过日子也格外的节俭,后才在村里也有些威望,我们且叫他陈克俭。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你不能做完所有的事,完成了任务差不多也就该交代了。解放前的那一代人是把生命献给了国家,为了求一个和平的社会奋斗,解放后石头父亲那一代人度过了国家最艰难的时期,经常忍饥挨饿,吃尽了人间的苦。而石头这代的八零后又感受到了国家的巨变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年中国越发强大了,年轻人们生活在了一个崭新的国度里。
那是在八十年代的中期,院落里洋洋洒洒的飘着雪花,雪不紧不慢的下着,说下又没怎么下,刚好能铺满地面。老天好像用这满地的圣洁迎接着新生命的到来,时不时的刮起一阵西北风,吹得北方光秃秃的毛白杨吱吱作响。因为冬季夜长,即使五点钟了天也没有一丝光亮。但那稀疏的小雪已把院子铺落了一层,因而雪把黑夜映衬出了一丝光亮。
只见屋里突然亮起了灯,有个中年男子慌慌张张的向村大夫那里跑去。只听一阵脚步声噔噔蹬的在院落中消失,只留一串淡淡的脚印,镶嵌在薄薄的雪地上。又在村里深处传来几声狗叫。不一会儿村里的接生婆来了,院落里陷入了不该有的混乱之中。
“屋里边,肚子疼一会儿了我就紧忙去叫你”
“准备烧热水,把煤炉子的火弄旺些,尽量不要太冷”接生婆交代到
不一会儿屋外又来了帮手“哥,嫂子生了有什么帮忙的?”陈克俭的弟妹听到声儿也赶了过来。
大家忙活了三四个小时,天早已亮了起来,太阳也照亮了整个村庄。终于顺利产下一男婴,这便是石头,陈克俭想了想是个男孩儿,先起个小名吧!等他爷爷有空让他起个学名,毕竟他爷爷是文化人,起的名字应该更文雅。
“就先叫石头吧!结实好养”于是这孩子就有了小名
正在高兴之余接生婆突然倒地,不省人事,紧忙招人扶起。用力摇了几下,又掐了人中,这才醒过来。
“有煤气”颤颤巍巍的说了几个字,这边还没忙完在这慌乱之中突又听到
“哥这孩子不哭”陈克俭弟妹说道
“打啊!打屁股使劲”
“打了也不哭”
接生婆忙道“可能煤炉子有煤气,孩子也中煤气了,快送医院去,晚了就没救了,快开窗通风别让屋里的人再中煤气”
石头他爸用厚被子把石头一裹,抱起来跑了出去,到了镇上医院给输上了氧气,石头他叔他婶相继跟了过来
“哥,我让咱妹子去嫂子她娘家了,家里乱需要人手,让嫂子她妈过来照看下,咱们赶紧弄孩子去医院,别耽误了”石头他叔交代道
“孩子太小,我们救治不了快上市里,我们只能给输上氧气”医生走了进来说道
上市里这怎么去啊?还有几十里路呢。“哥别急我认识个镇上的卡车司机,咱们找他的车去”
“好快去安排”
不一会儿有辆大绿皮解放卡车开了过来,大家相继上车,裹上军大衣就直奔市里的儿童医院赶去。
“幸好你们送来的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说道
医生马上交代护士把石头放进了保温箱,里边又是氧气仓,在医生精心照顾下,石头住了一个月的医院这才捡回了一条命。看来这叫石头也不一定就好养啊!刚出生就差点送命。
石头的生命得以延续这得感谢那救命的医生,没有这些白衣天使就没有石头。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医生的伟大。
如果喜欢敬请期待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