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猜测此诗作者,我们或许会认为是大气阔达的苏轼,又或许与喜好游览的诗仙李白联系起来。殊不知,此诗的真正作者,是婉约词宗李清照。提起李清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她的“三瘦”词作——“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新来瘦”;浮现脑海的是清丽婉转、缠绵悱恻等词语;津津乐道的是易安与明诚赌书泼茶的静好岁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细腻敏感的女词人,却也心系家国。而这种情怀,自然与李清照的经历密不可分。
李清照生于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颇通儒家经典;其母王氏亦善属文,爱好诗书。李格非注重对女儿的教育,更以“中郎有女堪传业”为傲,对女儿青眼有加。在此环境之下,李清照不似寻常女子一般耽于女工,不出闺阁;而是得以饱读诗书,游览山水,博闻时事,聚会畅谈,以此积累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与广博见识。及至花季年龄,李清照与赵明诚两心相悦,结为佳偶。然而公公赵挺之为支持变法的新党人物,父亲李格非却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苏轼的门下弟子,二者虽未起正面冲突,却也终究在政治上有所不容。婚后父亲因新党得势而遭受厄运,公公却漠视此事,不施以援手;之后赵家也因蔡京的迫害而落魄遭难,赵家三兄弟全部遭到罢免。这场政治风波无疑令李清照感受到官场党派斗争的黑暗残酷。然而真正的触动,还是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国破家亡,让享受山水之乐、夫妇之情的李清照幡然醒悟,也最终燃起了她的家国之情。
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女性始终受到极大的束缚。纵使李清照才情出众,见识广远,爱憎分明,却也不能参加科考,却也不能入朝为官,却也不能上阵杀敌。不能付诸行动,那便以诗词文章聊以抒怀。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易安居士的家国情怀。
“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在读罢纪念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颂碑后,创作了一首诗歌以歌颂郭子仪的丰功伟绩。此诗流传甚广,深受好评。而彼时正值碧玉年华的李清照,在诵读完张诗之后,诗情大发,和诗两首。相较于张耒诗作仅仅单一地对郭子仪进行赞颂,李清照的诗作则更好地反映了易安对政治的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传置荔枝多马死”道出了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耽误政事,以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夏为殷鉴当深戒”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切忌重蹈覆辙;“只能道春荠长安作斤卖”点出不仅要追究唐玄宗耽于美色、误国误民之错,还要思考李辅国和肃宗皇后的勾结专权之过。二八年华的闺中女子,竟能写出如此意义深刻的诗作,竟能展现如此不凡的政治思考,实在令人称奇赞扬。或许仅是一时的兴致而和此二诗,但这位传奇女词人,确乎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展示其特有的政治眼界。
图源网络,侵删如果说前诗仅是易安在安逸闲适生活下的偶然诗兴所得,那么在经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后,李清照所作的“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则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东晋初建时,被迫南渡的北方士大夫怀念中原,悲伤不已,宰相王导却慷慨陈词,激励大家鼓起精神,筹划收复失地的方案;曾经闻鸡起舞的爱国志士刘琨亦在南渡之后,积极发展生产,抗击敌军,英勇无畏。然而当下的南宋王朝却偏安一隅,只求讲和,不思进取。主张奋起抗战的李清照,看到朝廷的不作为,看到故土落入他人手中,国家衰落,人民愁苦,自是愤懑担忧。这两句诗,恰恰体现了易安对贪生怕死、懦弱无能的当朝官员的讽刺,也展现了一名有见识、有思考、有骨气的文人深厚的爱国之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能够使大家对李清照婉约派的印象有所不同的,当属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易安的前半生,有丈夫赵明诚的陪伴,甜蜜和谐。这使得她提笔写下了许多情爱词作,也使得许多人对易安留下了沉迷于爱情的刻板印象。然而在面对丈夫对国家的背叛时,李清照还是清醒的。时任江宁知府的赵明诚,收到了调任湖州知州的命令,但尚未赴任,仍留在江宁。此时有叛军作乱,直驱江宁城。万万没想到,赵明诚不仅不管不顾,还在危难时刻通过吊绳直下城墙,狼狈出逃,弃江宁城、妻子、百姓于不顾。所幸其手下阻击了敌军,才不至于酿成大祸。然而这种贪生怕死、罔顾职责的行为,不仅令赵明诚遭到罢免,也深深伤透了李清照的心,使其大失所望。作为朝廷官员,竟不管地方安危,不顾国家兴亡,这让心系家国、痛恨贪官污吏的李清照如何忍受?但毕竟这是自己的丈夫,毕竟江宁与国家未遭厄运,因此也不便过多指责,仅以这首绝句表达自己失望、低落的心情。
近现代对于李清照为何成为“千古第一才女”有千百种看法观点,然而最为重要的,正是易安浓烈的家国情怀。这种开阔眼界与博大胸怀之下的深厚爱国情,使得李清照异于常人,流芳百世。回顾诗词历史,各朝各代不乏腹有诗书的女文人,卓文君、蔡文姬、朱淑真都是享有盛名的才女佳人。但如李清照一般,善于词作多才情,眼界开阔见识广,正直刚毅有政见,冲破礼教无束缚的女性,却无一人。或许这就是易安居士的魅力所在,或许这就是李清照得以为代代人称颂的重要原因。易安的婉约词作确实极佳,其跌宕起伏的一生的确值得了解,她的逸闻趣事也为人津津乐道。但其少为人提起的家国情怀,才最为宝贵。希望未来提及李清照,我们能够想起她的爱国之情,想起这位婉约词宗的政治眼界,家国情思。
图源网络,侵删投稿:【岁月拾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