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车飞驰,窗外的景如幻灯一般一张张在眼前闪过。小桥,流水,一片一片亮黄的庄稼,那是水稻吧,大片大片的荷塘,荷花零零落落的高傲地立在翠绿的荷叶上面。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怎么老是想到江南?谢秋荷使劲甩甩头,那段梦一般的情景还是慢慢地浮出了脑海。
睡在江南里的爱情(2)大学毕业那年,谢秋荷还差一个月22岁。
在那个毕业还是分配工作的年代,师大毕业的谢秋荷被分到了这个偏远的小镇——西流镇。
西流镇位于长江边上,虽然偏远,但解放前却是古道所经之地,繁华无尽。在骡马时代,这里曾是古镇,大量的烟草、药材集散此地,无数的乌篷船、放排人从这里经过。
谢秋荷到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小镇沿着一条丁字路自然伸展,向三个方向延展大约各有五百米的距离,直道是在古道的基础上翻新的公路,尘土飞扬。一端延伸向古徽州,另一端伸向莽苍的大别山深处,镇政府、税务、财政、法院都沿街分布。垂直的方向是这里的老镇,青石板路,两旁是古旧破败的木屋,一家商店、一家书店,还有一些早餐点。沿着青石板路向前走五十来米有一座小桥,弯弯的拱起来,像极了周庄的双桥。桥下是静静的溪水,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这是西流溪,据说溪水是西流进入长江的。
穿过小桥,再走过长长的被骡马踏出不少小坑的青石板路,就到了有999级台阶的古码头上。曾几何时,这里停满了大大小小的乌驳子,各式口音的人高声地谈笑,赤膊的搬运工驮着大包大包的药材上上下下这些台阶……
如今的码头已经基本废弃,只有时不时的几个过河的人蹲在石梯上,一只小渡船穿过浓浓的江雾悄然而至……
谢秋荷即将工作的中学就坐落这台阶之上,君临长江,今年学校新建了一栋教学楼,扩招八个班级。
睡在江南里的爱情(2)和谢秋荷一起分配来的居然有三个大学生,还有一大批中专生。这个封闭的小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年轻人,人们诧异的谈论着、期盼着,有新人进来的单位忙碌着。
报道那天,刘校长很热情的接待了新老师。刘校长四十多岁,精明的脸上时时挂着谦恭的笑容。他带着新老师在不大的校园走走,指着临江的一栋古旧的木屋,然后带着无奈的神情说:“你们看看,我们学校就这样,委屈你们啦。学校的宿舍只有这一栋木楼,现在都注满了,你们只能分散寄住到别的单位了。”
谢秋荷、覃露倩、林格格三人到镇政府三楼转角处合住一间会议室。他们正楼上住着三位男生:江权、王振宇、代胜利。据说不远处的法院也来了一个政法大学的年轻人。
睡在江南里的爱情(2)送谢秋荷到政府去安家的是学校一位年轻的老师邹开美,朴素,热情,大姐般地把谢秋荷的行李一股脑儿地全拎在手上。
邹老师边走边给秋荷介绍着小镇,秋荷好奇的打量着这里的小石板街,两旁的被称之为弹簧楼的木屋,一转眼就到了西流桥上。
睡在江南里的爱情(2)“邹老师!”好有磁性的声音。秋荷抬眼望去,玉树临风!秋荷脑海里立马出现这个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