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 之 哲学
今天北京下雨了。到处湿漉漉。
下雨或者风雪的天气,有人会选择打车去上班,但其实这种时候永远是用车的高峰期,车不好打,司机不好伺候,车费莫名其妙就涨了,搞不好涨的价钱还买回来一肚子气。
于是我果断拿上伞,公交加地铁,准时达到我的平行空间。
有代价的舒适,还是辛苦但可控制的准时。这个关于取舍的人生哲学,就是管理时间的地基。
记得有句话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其实时间管理也一样。
所有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时间管理,基本都可以用物理(环境,体能,精力),数学(时间统计,分类,各种工具)和哲学(意义,情绪,取舍)来慢慢改善直至解决掉。
不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天灾人祸,像9.11,马航失事等等,绝症等,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这样的时刻,所有的普通理论失效(当然也包括时间管理),只有更高一层的思想形态可以有所帮助。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这本书。保证会让你有在电影院戴上3D眼镜观看人生的感觉,嗖的一声,人生终点扑面而来,你会想,其实我还想去上个厕所呢。
大部分的时间管理理论都是教导我们如何管理“想做”的事情:
四个象限:把想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紧急划为4个象限,然后尽量只做重要不紧急和重要紧急的事情。
三只青蛙:从上面的理论衍生而来,每天或者每月/年选择三个最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先把它们“吃掉”。
GTD:把想做的事情进行收集、处理、管理、执行、回顾。周而复始。
番茄钟: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
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从一个坑爬出来又跳进另一个坑又爬出来(姐我容易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想做什么”和“想做什么”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看看我们经常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列好了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但是好像永远都做不完”。是的,不管你使用上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这个问题似乎都解决不了。不但解决不了,还会带来强烈的挫折感。
我想,这些方法其实是第二步:如何处理事情,但没有触及到第一步:如何取舍事情,和第零步:我想往哪里走。
当你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才有可能取舍,然后用这些方法对“取”得的事情进行优化。
而确定自己的方向,其实是一个难之又难的问题。我曾经在另一篇文《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里面讲了一些心得体会。
有没有听说过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的过程?手动操作的那种。或者是《地心引力里面》,那个女宇航员借助灭火器在太空里面各种翻滚,费尽全力接近目标飞船,然后飞船没燃料了,利用着陆缓冲的最后一点反向动力接近天宫的过程。
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和这些过程差不多。但是,只要你一直想方设法地找啊找,就总是会回归地球的!
。。。嗯,回头看看你的清单,是不是总有一些条目,是你可以说“no”的。
不是它不重要,也不是它不紧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说''no"。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想要说“yes”。
对自己的待办清单,每天用断舍离的眼光看一看。
希望它越来越短,最后变成《The One Thing》。
推荐几本书:
《奇特的一生》
《Getting Things Done》
《吃了那只青蛙》
|图片来源:网络|
|生 活 正 能 量|
时时伴你左右,一起连滚带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