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内的便利店的疯狂增长一点都不为过。
只可惜很多便利店是开得快,关得也快。
是什么原因造成那么多便利店纷纷倒闭呢?
在我看来,主要由以下3个原因造成:
1、供大于求
你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地方的便利店数目明显是供过于求。
像我之前上班所在的办公楼,正门入口那条街不到100米,却有超过10家便利店。然而,住在这条街的人非常少,上班族来这些便利店消费的人也不多。
有一天,我下班后在斜对正门的百里臣便利店门口等人。在超过20分钟的等待时间里,我都没发现有一个人走进这家店。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店这么冷清呢?
为了找到答案,自己进去买了点东西,然后顺便问收银的店员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收银的那位店员告诉我,这家店是亏钱的。亏钱的原因是这条街上的便利店已经很饱和了,百里臣作为后来者然很难分到什么客流。
我听到这里,忍不住追问她:“明知道这条街上已经有这么多便利店,为什么百里臣还要开进这里呢?”
店员接下来的回答让我很无语,说是因为她们便利店的名字(百里臣),她们老板的目标是每一里(每500米)都有一家百里臣便利店。
在我看来,她们老板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是好事,但是罔顾需求定律的后果却是很严重的。
果不其然,曾经布满深圳街头的百里臣便利店,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不得不说,百里臣正是国内很多便利店的一个缩影,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导致自己最终只能以倒闭而告终。
2、缺乏差异性
如果你连逛几家便利店,一定会觉得很闷。
因为这些便利店物品的品类都大同小异,有些更是连物品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差异性。
殊不知商业竞争的本质,其实就是差异性的竞争。
另外,这些便利店的产品同质化太严重,说明它们都没跟上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
时代抛弃你时,是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的。
3、缺乏数据赋能
去年,混沌大学请了斑马投资创始人庄辰超,来分享他投便利蜂的故事和当中蕴含的商业思维。
根据庄辰超的分享,你可以发现他和他的团队,做得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借用数据来赋能便利蜂这样的便利店。
他们运用大数据的思维赋能便利蜂,做到“千店千面”:“每家便利蜂都是根据客户的消费需求,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战略”,从而帮助便利蜂的版图在国内逐渐扩大。
只可惜国内的其它便利店,没有几家能做到像便利蜂那样,借助数据来给自己赋能。
由于不能实现这方面的匹配,国内的很多便利店都出现了库存的积压。
大量的库存积压,加上昂贵的租金和人工,彻底击垮了很多便利店,这实在是令人惋惜。
其实从未来的趋势来看,便利店如果能在偏社区的地方做出自己的特色,市场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便利”二字值千金,能把这二字阐释到极致的店铺,运气都不会太差!
对于国内很多便利店倒闭的原因,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