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推荐原创散文
半日谈:“怎么改变消极、悲观、自我?”

半日谈:“怎么改变消极、悲观、自我?”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20:00 被阅读0次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敢请东风暂留

1.

相信很多人都曾接受过这样的教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及,“不耻下问”,“不懂就问”,诸如此类,貌似正确、正面的教育。

然而,我想很多人可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对是什么,错是什么,如何改呢?以及不懂就问,又该如何提问呢?”

关于如何提问,我现在还在学习中。尤其是在看了《学会提问》、《提问的艺术》、《提问的逻辑》、《提问的力量》等诸多关于“提问”技巧、原理的书籍之后,对于“提问”的重视就更高了。

用书中的话说,“学会提问,激发批判性思维,解决人生98%的难题。”

而关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理解,我却百思不得其解。尽管我也知道自己的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完善,提高,甚至是需要改进,可还是那个疑惑:“对是什么,错是什么,以及怎样改?”

我能够想象,以前接受的教育,确实无不希望将我们指引到正途上去。是的,指引,至于方法、技巧,老师却鲜有提及。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指引真的很重要,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技巧,这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啊!

为此,很多人甚至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也交了足够多的“智商税”,而最终是否有所改变呢?就我所知,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做到。甚至,最后是因为对方的方法,还是自己的努力、觉悟,还有待商榷。

究其原因,是思维。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相信的同样如此,而我们看不到的、不相信的,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几米曾说:“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品格。”

想想这些年犯的错误,不难发现几米“小心翼翼”的提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在是必要啊。

2.

我从不否认,从某一角度而言,我是消极的,悲观的,同时也足够自我。曾经,我也深陷泥潭,自我怀疑,怀疑人生,甚至对人生感到绝望、无力。为此,我还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

幸运的是随着自己对自己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通过写作及时记录,适当反省,审视自我,充实自我,还有无可避免地进行了各种尝试之后,我终于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一直呆在思维的圈子里,活在思维的局限中,同样困囿于当下的现实生活。最主要的还是思维。

实际上,时至今日,我再没有想过要改变消极、悲观、自我这一点。从某个角度而言,我更多的是将它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去。

话说,就从正面来说,积极、乐观。自我的反义词是什么呢?自信?无我?还是无私?我不确定。但是,正面的那些是否就没有缺点呢?我不这么认为。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个尺度、分寸问题,或者说平衡问题。

通常而言,我会选择用记录代替思考,或者说先思考然后记录下来,再去琢磨。然而,我还是不会想着去改变一件不好的事情,我的方法是用好的习惯去代替不好的习惯,不是去改,而是去掌控,去培养,去塑造好的一面。

3.

另外,我不太建议用“二元思维”去思考一些东西,尽管很多事确实可以这么去想,但是要知道,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合这样去做。

再说说“二元思维”为什么会广为流传,无他,是因为其貌似合理,简单、实用、易学。

二元思维所看到的是,世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好坏都有存在的空间,好坏、美丑可能会相互转化,但极少发生。为了崇高理想,为了建立“理想国”的“天堂”,就必须强力压缩坏人存在的空间,让好人占据主流。而他们往往不知道,在如此非自然的强力压迫下,当“好人”成为主流,由于压力而至的抗性或者苛刻的纯洁化追求,抑或进入更高层次的轮回,就会由“好人”异化出新的“坏人”,结果原初铺设的“天堂”之路却会通向“地狱”。

这和问题的症结何其相似呢!

千万别觉得改变就能彻底消灭,这实在是过于天真的想法。而且颇为费力不是吗?

虽然,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如何改呢?我并非有意模糊它们的界限,事实上,这些界限一直都存在。

然而,界限是怎样构成的呢?是常识?还是偏见?绝大多数都是共识,也就是说可能是常识,或集体的偏见。而它们为何会这样,人们会告诉我们,它们不好。

也正是这样的评价,让很多人抬不起头来,想尽办法去改变,去变得更好。确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是,永远有更好啊!可是,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4.

所以,我的建议是给它合适的位置,平衡它,让它不过度影响自己的生活、思想。别迷路了,去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才是目的不是吗?消解它,改变它,这不是什么目的,只是看起来更好而已。并非追逐路上并不可少的事情啊。

还有,若是有更多类似的问题,或是类似的思想,那就试试看,改变自己的思维,晋升思维,了解更多的思维,当你明白真相之后,它们的影响就会极大的减少。这是因为,很多恐惧,或者说之所以会带来消极负面的情绪,基本都是源于不了解真相,因为未知是恐惧的来源呀!而一旦你能够看见它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那么它们就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不是吗?

所以,在此请允许我推荐一本书《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其中关于“一元思维”、“二元思维”、“三元思维”等诸多经典、常见、或不常见的思维,高级思维,书中都有提及,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会有助于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合理的平衡问题与矛盾,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更加自由,更加确定和自信。

“普通人想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想改变原因,而杰出的人想改变思维。”

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就从思维开始改变吧。

相关文章

  • 半日谈:“怎么改变消极、悲观、自我?”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敢请东风暂留 1. 相信很多人都曾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 2018-10-14

    我发现自己再怎么伪装都没用,我还是一个比较消极悲观的人

  • 思缘

    我本来不相信命, 主观能动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为什么让命束缚自己? 那么消极,那么悲观。 自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 消极情感观

    对感情消极悲观 如何?

  • 人是如何废掉的

    1悲观性反刍,容易陷入悲观情绪无法自拔,悲观容易消极,消极容易放弃,积极点容易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结果。 2间接...

  •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读书打卡第1043天

    解除消极自我认同的定论:外化对话有助于解除在问题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得出的消极结论。比如:一位来谈者曾经很抑郁...

  •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14 坚持分享第1047天

    解除消极自我认同的定论: 外化对话有助于解除在问题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得出的消极结论。比如:一位来谈者曾经很抑...

  • 改变自己

    相信性格可以改变。 在以后的日子里试着改变性格 1、懦弱胆小 2、消极悲观 3、不主动 4、懒惰 真正心静下来投入...

  • 二十五

    改变自我对话的步骤: 为了把自我对话从消极变为积极,你首先需要找到那些消极故事的根源。请用共情能力去理解为什么你变...

  • 你如何生存下去?

    怎么说呢,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酝酿着自我塑造,在悲观消极的感叹里生活长大,我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我也不知道。 我终于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日谈:“怎么改变消极、悲观、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dr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