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小编“租房好还是买房好?”
难道你们就没有朋友吗
我就住在朋友家,一分钱也不用花
天天给他们讲笑话说段子
他们都特别喜欢我
在这个朋友家住三个月在那个朋友家住两个月
这样一年就过去了……
从此我的人生被改写
现在,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有无数个朋友跟我聊过租房买房这个话题,像小编这样的穷13者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老娘连买个马桶都要掂量掂量。当然也有像高晓松这样的装13者,坚决不买房,心心念着诗和远方。
谁不想把生活过的像行为艺术,满世界跑着玩,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遇见一群人,一起大口喝酒大声唱歌,一起看血色残阳。
但是要知道,十三亿的人口里只有一个不被束缚的高晓松。生活就是一张捆绑着网,将人们牢牢套在袋子里,要工作赚钱、养活家人,要结婚生娃、担起家庭的重担。
买房和租房是两种生活方式
有人戏说,租房的时候是流浪狗,买了房以后就是圈养狗
租房
租房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生活方式,可以应对当前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变动,比如工作地点变迁,且无前期大资金投入压力,付租之余还能保证生活质量;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频繁搬迁带来的人力物力精力的耗费亦是不可避免的,缺少一种归属感。
买房
对于国人来说,几千前的传统文化安家置业的思想影响深远,这是历史的沉淀,中国人还是按中国人的方式选择生活,当你真真正正想要安定下来,且手头资金还不算太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买房置业,房子可以给你带来归属感,那就买房吧。
生活方式也要被经济基础左右
通过比较买房、租房的成本,能够更直观的得出结论。
买房成本
公式:购房年成本=首付的机会成本+贷款余额*贷款利率+年维修费及税金-房价每年涨幅
机会成本是买房而付出的成本,从而损失了做理财投资收益的机会
(机会成本=首付款*机会本利率,机会本利率是投资收益率)
租房成本
公式:租房年成本=押金*机会成本率=+年租金
机会成本率就是投资收益率(随投资能力的高低而定)
比较买房和租房的成本
随着每年还款,贷款余额逐渐减少,因此买房的年成本是逐渐降低的
而另一方面房租是不断上涨的,因此租房的年成本是逐渐上升的
所以,应该多算几年进行比较,而不是单一比较一年的情况
另外,未来房价涨跌也得考虑进去(未来怎样,谁都无法预言…)
经济账好算,心理账难算
有人觉得,租房子就像为别人打工,而贷款买房则是为自己打工。
买房党
在大多数人眼里,租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现在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大多经济基础的结婚族,家里会帮忙先将首付款付清,贷款部分则由年轻人自理。中国人讲‘定根’,求个稳定,居所几乎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的户口和教育问题。
什么人适合买房
相对成熟一些的人群,包括工作多年、经济实力较强的白领。置业改善愿望强烈的购房者,也可以卖掉旧房换新房,满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租房党
租房相对比较自由,住的地方可以根据工作的地方而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资金有更好用途的人来说,如创业或投资效益很好的企业,就可以将现有的钱用于回报更高的投资。
什么人适合租房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他们的经济能力较弱,租房尤其是合租比较划算。
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
如果在工作尚未稳定的时候买房,一旦工作调动,出现单位与住所距离较远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支出。
收入不稳定的人群
如果一味盲目贷款买房,一旦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房产甚至有可能被银行没收。
买还是租,对于不同的人其实有不同的答案,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以目前中国房价发展的架势,并不是人人都买的起,也无需急于买房,结合自身当前经济状况,可先租房,有了一定的积蓄或者是外来援助时,时机到了,该下手时就下手吧。
当然购房除了一大笔首付之外,还有每月的房贷支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质量,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虽然怀着买房梦的人很多,但是小编还是想提示大家几句:
1、随着市场的健全,投资的理性,房地产暴涨时代,的确一去不复返了。
2、对于事业还不稳定的职场新人,还是租房更适合一些,千万不要为了买房而买房。
3、买房还是要考虑个人的经济能力,不然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一般认为房贷支出控制在总收入的50%以内为宜。
有的人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
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
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
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
最后还是想说: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