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思维

作者: 芷荣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09:26 被阅读16次

1. 经济运行的三个关键要素:变化、均衡和迁跃

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的。而经济体系之所以能够自动地运行下去,关键在于三个要素,那就是变化、均衡和迁跃。也就是说,我可以把全年课程的内容,浓缩为对变化、均衡和迁跃这三个概念的理解。

2. 人的需求有具体的层面也有抽象的层面

首先经济体系要自动地运作起来需要有变化,那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

变化的第一个来源,是每个人的需求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

3. 需求弹性会依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变化的第二个来源,是需求弹性会依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不仅仅是人,不仅仅是动物,连植物也包含在内,所有的生物都是善于变通的,都是善于找替代方案的,否则就不可能存活下来。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刚需,我们说必需品和奢侈品之间没有必然的界线,它们的定义是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4. 市场价格由一个个的交易产生

变化的第三个来源是价格。

经济体里面的各种价格,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交易产生的。有些人以为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就可以预先探测到关于价格的数据,但事实上,价格的数据不是现成的,不是垂手可得的,只有真实的交易行为,才能把人们内心的偏好,以行为的方式、以可观察的方式显示出来。

没有真实的交易行为就不会有数据。人的所谓偏好、需求,如果不通过交易行为来表现,它就只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当然,市场价格是由底向上汇总而成的,没有单个的交易就不会有总的价格,也不会有平均的价格。这当中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我们可得牢牢记住。

5. 人们通过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

变化的第四个来源,是人们不同行为的协调通过价格而做出的反应。

我们知道,价格是传递关于稀缺信息的一种最节俭的方式、最省事的方式。当一种产品、一种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以后,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对这种资源的争夺变得激烈了。这是最关键的信息。

价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按照价高者得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分配。我们说价格的这个作用非常重要,分饼的方式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6. 竞争的维度总是多维的

变化的第五个来源在于竞争的维度总是多元的。

我们深深地知道,人们不仅仅在价格上面展开竞争,不仅仅在数量上面进行竞争,人们还在质量上做竞争。

当我们在讲最低零售价限制的时候也清楚地表明,有时候厂商会刻意限制零售商的零售价格。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引导他们在服务的维度展开竞争,减少价格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7. 有买必有卖,国际贸易收支一定是平衡的

把我们全年课程的内容浓缩成三个关键词,其中第二个关键词是均衡。

均衡又从哪里来呢?均衡的意思是整个经济体是一个闭环,是一个自我循环的系统,是一个自洽的系统。

均衡的第一个表现是有买必有卖,买卖必相等。所有成功的供应,都能找到相对的需求;所有被满足的需求,都是有现实的供应来实现的。

8. 资源可以被争用,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

均衡的第二个表现是资源是可以被争用的,而所有的伤害都是交互的。

所有的资源,用途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转换的。

而科斯定律给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在交易费用足够低的情况下,资源谁用得好最终就会归谁。

9. 需求和供应可以随着价格的变化而互相切换

均衡的第三个表现是,需求和供应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切换的。

你记得吗?只要价格足够高,需求量就会变成负的,负的需求量就意味着供给。只要价格足够高,原来的需求者就会变成供应者。

而我们也一再强调,价格本来就是用来抑制需求的。价格不是请客吃饭,只要看一件产品的价格,我们就知道,对这件产品人们展开竞争的激烈程度。

10. 实现均衡的过程会消耗交易成本

均衡的第四个表现是,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会消耗交易成本。

我们说交易成本是那些只有在两个人以上的社会才会存在,在一个人的社会里面不可能存在的成本。谈判、交易、中间人、公证人、指挥、监督者、协调者、仲裁者,所有这些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

11. 人的新想法让世界变得不可预测

而均衡的第五个表现是想法会影响行动,所以世界的未来变得不可以预测。

在影响世界变化的各种因素当中,有一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想法。而新的想法顾名思义是不可以被预测的,否则它就不叫新的想法了。正是因为这样,世界未来的发展,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可以预测就变得不可以预测了。

信息的竞争、猜想的竞争、新的思想的竞争,形成了一种经济运行体当中的动态平衡。

12. 团队合作可以让财富无中生有

而我们全年课程浓缩成的第三个关键词是迁跃,也就是突变。

迁跃和突变是从哪里来呢?

迁跃和突变有两个来源:第一就是自然冲击和社会冲击。自然冲击包括环境、疾病、基因等因素对经济体造成的影响;而社会冲击包括了技术、观念和风尚对经济体造成的影响。

相关文章

  • 经济学思维

    经济学思维 李子旸 11个想法 自序 经济学的分析与思维方式是指什么?是指分配与放大吗? >经济学的分析和思维方式...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美国亚马逊长居榜首的经济学通识读物,美国公民学习经济学的入门佳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

  • 一课经济学入门

    一课经济学是最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入门书,教会我们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看待现实中的问题。 什么是经济学思维? 是透过表象...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

    第一次读经济学思维方面的书,收获很大。虽然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但多少了解了一点经济学的思维。 经济学的思维...

  • 人人都应该懂点经济学

    字数统计:3600 建议阅读:10分钟 文章关键词:经济学思维 微观经济学 全局性思维 经济学教会我们如何...

  • 2018-01-22

    经济学思维,理工科思维和文科生思维这两种存在着不同本质的意义。 经济学思维会给人类未来带来很大的变化。

  • 滴,你的经济学思维养成攻略,请查收!

    导言 经济学思维是指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指导经济行为的思维方式。 好的经济学思维具备的特征有...

  • 从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谈起

    今天在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时,作者谈及经济学家是怎么思考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时我想到的是,既然经济学...

  • 北大经济学笔记:租的概念

    经济学中把对资源的付费称作租。经济学中的对租有许多分类和定义。 这里要强调的是经济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区别。对资源的...

  • 2020 11 月读书笔记之一: 大局观

    何帆老师的大局观讲的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你两个视角去看经济学的思维,一个是海平面的经济学也就是平常教科书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f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