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

作者: 伽蘭 | 来源:发表于2015-08-17 12:38 被阅读182次

    这几天看刘墉先生的处世秘笈。印象颇深的当属一些说话的技巧,我向来不善言辞,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几个提高的方向或者需注意的点。这本书缺少一些系统性,毕竟他老人家也是信手拈来当散文写写了,里头例子详实,倒也看了令人感同身受。

    说话,很多时候是一种包装好的武器,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或为了得到信息,或为了缓和气氛。即便倡导我们需要真诚待人,在不用说谎的大前提下,很多时候实话虚说是个很重要的技巧。比如,一个人往北走,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目的地,又被别人问到,可以说自己不往南走。再如,太太问你皱纹是不是很多,即便很多,如果你不愿说令太太可能难过的话,可以说哪里,我看跟去年差不多。还有,有人想你告状另外一个朋友的恶行,倘若自己不想站队,可以发表“条件评论”:如果他真是因为这样这样而做这些事,那肯定很不应该。实情归实情,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完全展示出来,当别人问到你但你不愿透露的时候。这时候实话虚说就可以帮很大的忙。

    说话也分场合,分辨什么时候该自己说,什么时候该让别人说,是个学问。我自己是个比较寡言的人。但有时候必须开口,比如碰到认识的人或朋友,一定要打招呼寒暄一下。我几个月前还socially awkward, 遇到一起工作的人有时候会避开目光或者不打招呼,其实心里是略微异样但也没在意。后来被亲友指出,才方然醒悟。与任何人打交道,最基本的就是见面了用语言拉近距离,产生融洽,如果连见面都冷冰冰,谈何人脉朋友。同时,也有有必要让别人多说的时候,比如不想露出自己的马脚,在陌生的领域,反而把别人的话套出来。这本书里就有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人初次去买家具,不想让卖家看出自己稚嫩,在卖家问他买什么的时候只是笑笑,让卖家把信息透露出来:这明式的如何?然后去下一家,用上一家给的信息套下一家更多的信息。这样就积累了越来越多信息让卖家觉得你是行家,也不敢对你马虎了。但个人认为,去之前肯定要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做好功课,毕竟还是有自己的偏好。不过对于有些需要唬人的时候,少说,多笑,高深莫测。

    话语是武器,当你不希望别人注意A的时候,你可以不断说B,分散他的注意力。反之,当别人不断说A的时候甚至抢话要强调,注意是不是障眼法了。作者的买房经历,当售货小姐不断介绍吊灯的好/快速到某个地方说某个东西的好的时候,地板可能有问题,非常有可能,她所述的所有好处就是整个房子的好处了,其他没有强调或提到的东西,都有问题。所以在买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在说什么,更要跳出来看他是怎么说的,如果只是强调几个地方,那么其他地方说不定很虚。当跟人交谈时,对方如果突然把话题岔开来,一定要小心。所以更宏观地看待谈话,不陷入,是必备的技能。

    说话还要根据场合,有时候,并不是自己知道,只是场合。逢场作戏,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成语说的好,喧宾夺主,大忌。在一个场合,倘若自己不是主,如果不想引起主演的反感,那么做好配角。当伴娘的不能比新娘靓丽,一个翻译不要加自己的观点在翻译的时候。当自己是配角的时候,那么尽量给主角添光,这是为人之道,除非别有目的。倘若他有感激之心,他必然记住你的好。当主角忘了什么,低调提醒。功高震主,在中国尤为大忌。韬光养晦,审时度势,在需要发扬的时候不遗余力。

    再说回来撒谎的问题,我们大部分时候不需要撒谎,但如果碰到不想说出实情的时候,可以选择性地透露部分实情,不必详细全盘托出,说大体的情况,或者否定相反的情况。比如问梁秋实什么时候结婚,他说 总得等天亮吧。当然,同时,知己知彼,知道别人如此含糊的回答,便知道必有隐秘之处。真正难的就在被问到棘手问题时,如何不正面回答与这些问题产生冲突而言他。比如当问到大陆与台湾大学那个地方的强,如果不想得罪谁,可以说一些事实 台湾的理工很强,再抬举一番 把台湾的教授放到大陆一流大学,表现肯定会很杰出,这样两方都不得罪,也没有真正说哪个地方强。

    有时候,撒个小谎无伤大雅,给周围人面子,让他人心里舒坦些,说不定还能得到些感激。比如,跟别人约一个时间,他晚到了一些时间,这时候他心里多半会有愧疚,让他人更佳舒坦一些可以说没关系我也才刚到。孔子说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当别人已经出了问题,不要落井下石,如果自己之前谏言过,更不要幸灾乐祸,因为这时候人家肯定已经非常敏感了,这时候需要安慰并且关注接下来应该如何。其实这个虽说是个技巧,但倘若没有足够的胸怀不够成熟,很难顺手做到。为他人主动缓解尴尬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阴德呢。

    继续修炼,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话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gw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