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最好的养育是不焦虑
“自控力”从哪里来?

“自控力”从哪里来?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2-01-01 20:34 被阅读0次

糖果吃多了会让孩子嗜甜,引起蛀牙和肥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垃圾零食热量高,没营养,吃多了会影响正餐食欲,让孩子缺乏营养。

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看多了,不光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

每当看到这样的科普内容,很多父母的小心肝都会发颤,暗暗下决心:唉,这些东西害处这么大,真不应该纵容孩子,我要当好父母,做正确的事!可是,回头面对孩子恳求的眼神,乃至不被满足时的哭闹,又会纠结无比,没两下就“破功”:好吧好吧!今天吃最后一次/再看最后10分钟!然后,当你发现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狂揉眼睛的时候,又很想扇自己。

这个世界太邪恶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让人快乐但又危险的东西来勾引孩子呢?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来不给孩子买零食糖果,也不让孩子看见任何电子产品,觉得规矩严一点,就能控制住孩子。

但是,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给他建造的象牙塔中,他总有一天会从其他渠道接触到这些东西。当他品尝到糖果零食的滋味,体验到玩电子产品的乐趣,那种致命的诱惑只会反扑得更加厉害。

你越是严防死守,孩子越会开动脑筋和你玩各种心机,想方设法地得到他想要的快乐,不惜欺骗父母,甚至偷盗……

这种方法不但肯定守不住,还会使亲子关系产生裂痕,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别的孩子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最终出现心理问题。而且,当孩子长大开始社交的时候,这些好吃好玩的东西还是社交货币。譬如说,小朋友的父母分零食糖果,就你家娃说妈妈不让吃,是不是显得有点不给面子?譬如说,所有小朋友都在谈论《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就你家娃不知道,是不是会感到被排斥?孩子上小学之后,更要靠这些吃喝玩乐的东西来交朋友,水至清则无鱼,越是那种“洁身自好,家教甚严”的孩子,越是没朋友。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残酷的。

一切管教的基础都是和谐的亲子关系,只有当孩子喜欢你、依恋你、信任你,和你有足够的感情联系时,他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你的想法,你才有可能真正从内部影响他。如果你只是一个规矩的制定者,总是冷冰冰地讲大道理、数落人,不停地挥舞惩罚大棒,孩子就算乖乖执行了规矩,也会心不甘情不愿,一旦逮到机会,就会钻空子。而接纳孩子的那些小嗜好,并和孩子分享从中获得的快乐和喜悦,就是走进他们内心的一条捷径。

大多数时候,那些喜欢不停地吃糖果零食或者看电视没够的孩子,都是感觉大把时间无处挥霍的孩子。家长或者没有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或者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室外活动时间,或者没有给孩子安排他感兴趣的活动,或者没有注重培养孩子自己玩耍的能力,孩子待在屋子里无聊透顶,想打发时间找乐子,那除了看电视和吃零食,他还能做什么呢?

其实,如果你仔细安排,会发现孩子每天的时间是很珍贵有限的,除去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充其量也就六七个小时,他需要至少两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至少一个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至少一个小时的互动游戏时间,剩下的时间你还需要和他搞点益智活动,画画、认字、拼图、做手工什么的,还要和爸爸有一定的“家庭时间”,没准还想培养点艺术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只要你想安排,时间只会嫌不够啊!孩子每天规律生活,到什么时间就有什么样的事情去做,每分每秒都很充实,就根本没什么机会为打发时间而去看电视、吃零食。

我们这样费尽心机地“管”孩子,最终目的其实是“不管”,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合适的环境,让他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克制不放纵自己,这才是“管”的意义。简单粗暴地严防死守、紧迫盯人,只会让孩子丧失自控能力,把所有管理自己的责任推给家长,自暴自弃地当提线木偶,一旦脱离家长控制,整个生活就会混乱坍塌。你应该见过太多考上大学之后就完全停止学习,天天只顾着打游戏,连按时睡觉都没法做到的年轻人吧。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有自控能力呢?只有那些有尊严、受尊重的孩子才可能拥有自控能力。反之,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充满指责和否定、冷漠和嫌弃、功利化的奖惩等等,他一切行为的驱动力就全都来自外部,内心却对自己充满否定,一旦外部力量不够,内心的力量就不足以支撑自己,他就会毫无节制,沉迷于某些事物。

所以,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在孩子熟悉规则之后,尽量设计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譬如可以把遥控器给孩子,在节目结束的时候,让他自己关掉电视;糖果罐子放在那里,画好日历,让他自己去拿,不要像防贼一样防他,用吼叫来控制他。这种做法其实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你长大了,可以为自己的一部分行为负责了。

其实,危险的东西又何止糖果和电视,等孩子再长大些,诱惑他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小说、动漫、电子游戏、社交网络、性、消费物欲、酒精甚至毒品……每一种都可能只是让人有节制地消遣,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每一种也都有可能会让人无节制地沉迷,一生都废掉。

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不如用糖果零食这样的东西给孩子上自控力的第一课,让孩子了解那些“少量很美好,过度则有害”的事物,从而渐渐懂得什么叫节制,什么叫适可而止,最终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给孩子积极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自控力”从哪里来?

    糖果吃多了会让孩子嗜甜,引起蛀牙和肥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垃圾零食热量高,没营养,吃多了会影响正餐食欲,让...

  • 需要什么

    肚子饿了, 需要吃饭; 米饭从哪里来? 需要稻谷; 稻谷从哪里来? 需要种子; 种子从哪里来? 需要果实; 果实哪...

  • 2018-06-30《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

    《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QQ332125528 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

  • Two of myself --- 第一章 01

    引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些终极的哲学问题? 比如说,你--考虑过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

  • 全世界几乎所有预言: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将有圣人出世

    穿透万年的灵魂拷问:“我是谁? 人类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 现在在哪里?我来这里干什么? 将到哪里去? 我该去向哪...

  • 本心社《你的能量从哪而里来》

    今天听了卢佳老师的个人经历分享,知道命运是可以扭转的。也突然之间醒悟的到,自己内心的矛盾,内心的不平衡,一切都是自...

  • 心经

    《心经》修行版 译文: 1、观自在菩萨:深入探索生命及生命的喜怒哀乐、烦恼快乐、痛苦幸福等感受---从哪里来,从哪...

  • What can I do

    你问我眼泪从哪里来 风从哪里来,眼泪就从哪里来 你问我眼泪从哪里来 声音从哪里来,眼泪就从哪里来 你问我眼泪从哪里...

  • 708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 ————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是了不起的。。 我是谁?我从哪...

  • 从哪绊倒,从哪爬起

    这时候已经过了23点,依着之前的打算,是要入睡的。 我想写点什么证明下自己,所以,又反悔了。 今天是我正式来海岛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控力”从哪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ka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