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圣贤书友会
《庄子》天道篇:无为就能感受快乐

《庄子》天道篇:无为就能感受快乐

作者: 十四施无畏力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09:20 被阅读0次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天道篇”:

1.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yǐ);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休则虚:休息便能够空虚,正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只有减少欲望,才能够放空,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

虚则实:身心放空了,才能够精神充沛,才能够能量满满。

实则伦矣:精神充沛了,也就具备了进入大道的条件。

虚则静:只有身心放空了,放下了,才能够安静下来;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怎么能得到清净呢?

静则动:“安静”才能够采取行动,才是理智的;知道人生最值得做的事情是什么?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又是什么?

动则得矣: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采取行动,才是正确的,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没有努力很多年,却没有任何结果的事儿?早知道干脆就不做了,休息休息都比胡乱行动要好,比方说一张完全用不着的文凭?

静则无为:静下心来便能够“无为”;人在很焦虑的时候,总是要做些啥,东摸摸西摸摸,要么走来走去,始终静不下心来。

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一家企业看似“无为”,各部门员工做起事来却能够各尽其责;能够团结一致,自动自发地让公司运转起来;有些公司董事长常年在外面游山玩水,啥也不管,公司却经营得非常好。

无为则俞:“无为”方能从容愉悦。

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从容愉悦的人,忧虑就不会留在心中,所以能够长寿。

2.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chén)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本源。

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白这个道理,而登上帝王之位的,就像“尧”那样。

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明白这个道理,而称臣的,就像“舜”那样。

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用此道理,处于尊上的位置,就是帝王的德行。

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用此道理,处于百姓位置,始终秉持谦逊的姿态,就算是通晓了“素王”的思想;“素王”是指没有政权,但他的影响悠久而博大,比方说孔子。

3.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凭借这个道理选择隐退,闲居在江海湖畔,山林的隐士都会为之而折服;就像春秋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选择功成身退。

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用此道理来,进取做官,安抚百姓,就会建功立业。

4.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静而圣,动而王:清净而成为贤明智慧的人,采取行动就能够成为帝王。

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无为”就能够取得尊尚的地位;保持“朴素”,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与之媲美。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明白天地以“无为”为德的人。

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这就是认识了天地的根本,也就能够与自然相互和谐。

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以此来协调天下,也就能够与人相处和谐。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人相互和谐,称为“人乐”。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天相互和谐,称为“天乐”。

“天道篇”主要是论述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圣人以“虚静无为”之心,任随天地万物运行;得到“天乐”的人,能够与天地同运行,与万物同转化。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阅,使得心灵安静下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天道篇:无为就能感受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li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