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元宵节

作者: 张守权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3:13 被阅读531次

    印象元宵节

    文/张守权

            所有斑驳的足痕,无不是五味杂陈的过往;所有淡然的回眸,无不是述往思来的凝望......——题记

              一、元宵

            印象中,儿时的元宵节简直不像个节日。或许是距离春节太近无人重视的缘故,这个日子农村人们习惯称之为“十五”,是个节日。经济条件好些的家庭在这一天会包饺子以示庆祝。上学后,我才知道,这个节日叫“元宵节”,该是煮元宵和挂灯笼的。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年节好过”,年少时不明就里,长大后才慢慢体悟到,在经济生活低下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人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哪里还敢奢求什么元宵?“年节好过”实际就是无条件办置什么美味佳肴,以此作为托词减低人们在年节时对于美味的追求,把年节当平常日子过,正因如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家乡的人们大抵都过着无元宵的元宵节。这也是那个赤贫年代里的人们万般无奈的选择。每个干瘪的元宵节里,在广播里唱着诙谐的《卖汤圆》歌曲的同时,面对餐桌上简单的大饼子及干炖白菜条,我无奈的想:这辈子我能否吃上小二哥圆又圆的汤圆以及大个的元宵呢?

            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像豆包一般大小的元宵悄然出现在家乡的市场。与南方包出来的汤圆不同,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这种元宵多为当地人将自己买来元宵馅及糯米粉(江米粉)放到大笸箩里,之后再把大笸箩反复晃动,在这个过程里,江米逐渐沾到馅料表面越滚越大,最后形成了元宵。元宵初现家乡市场时,由于价格偏高,不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因此它并没有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它只是出现在一些刚刚开始走上富裕道路的有钱有势人户的餐桌上,能够享用它其实也是那个年代里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一个标记。因为是由糯米滚成的,彼时的元宵都不抗煮,人们大抵将它油炸或蒸吃。那时候,邻家孩子曾送我一个炸熟的元宵品尝,我放到口中一咬,感觉有些微微粘硬的感觉,口感不是很好。

            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是人们对这个节日所应具有的文化内涵认识程度的提高,每逢元宵节前夕,元宵的销量大增。每年都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几个同事及好友投入到自制自销元宵的行列中来,还记得在那时候元宵每斤两元五角,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每袋四五元的口感极好的汤圆相较依然是高价。但是,在那个物价极不稳定的年代里,人们的消费观有了整体改观,无论食品,乃至服装、日用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商品,都是在日益高涨的物价中被人们在一阵阵痛快的骂声后被动的接受。生活水平有所改观的家中形成年年不忘吃元宵的惯例也是自那个物欲横流时代开始的。

            进入新世纪后,南方一些袋装品牌元宵(恕不举例,以免有做广告之嫌)开始悄然走进元宵节前的城乡市场。较之家乡的传统元宵,这些汤圆具备包装精美、卫生、口味极佳、物美价廉等优点。不再像八九十年代只是单一的五仁馅料,今天的汤圆更有黑芝麻、花生、核桃、豆沙、莲蓉等多种馅料,尽量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口味。这些汤圆很快便为大众所接受,于是,传统的滚出来的元宵开始滞销,直到无人再去生产。

            我是个喜吃汤圆的人,每年正月的脚步刚刚来到,我便开始在街头地摊抑或蔬菜店里选购口味上佳的汤圆。回到家中坐在温暖的火炉边将大勺里的水烧开后,再慢慢将满袋的汤圆倒入滚开的水中,这个过程让我不由想起了小时候大人们给小孩子们出的一个谜语:“南边来了一群鹅,啼哩吐噜赶下河”来,虽然其答案是饺子,但我感觉用在这汤圆上也是如出一辙。随后再用笊篱将汤圆慢慢的拨弄,一种莫名的十足幸福感和满足感就在等待汤圆浮出水面乃至煮熟的过程里慢慢升腾。

            在这个玉壶光转灯火如昼的元宵之夜,天上有如盘明月,碗里有滚滚汤圆,人们通过吃汤圆表达一种阖家团圆生活和满的美好期冀。从面无菜色的苦度干涩无味的元宵节到今天餐桌上随意可以得到的一种餐点,今天的我们对于生活而言,更多的不再是体验,而是品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m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