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蒽子 ©
物道君语:
夜有诱惑,只因人有牵绊。
人们并非真的中意熬夜本身这件事,而是为了享受难得的自由,少有的安宁。为了那一刻,突然的自我。
你熬夜吗?
近日看到报道,超5亿的中国人在24点才入睡,平均每三个人中便有一人是“夜猫子”。
这个时代,熬夜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睡不着、不想睡、越夜越清醒……就像歌词里说的:“夜太美,尽管太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是当代人才那么热衷于熬夜晚睡吗?非也,非也,对古人来说,夜亦有万千诱惑。
图|空谷寻芳 ©
夜静了,让人心清了
古人的夜,万籁俱寂,安静得不得了。他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也有人在夜里,独自徘徊。
这年,苦吟派诗人贾岛至长安赶考。不甘寂寞,夜访友人李凝,谁知好友不在,于是起兴赋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打道回府时,不经意冲撞了大人的车驾。大人却很和善,询问他何事如此经心。
贾岛说:“作诗一首,因句中一字,拿捏不准,神游不定,故而造次。”
大人来了兴致,“尚学者我深赏识,说来听听?”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知是‘敲门’还是‘推门’合适?”贾岛回禀。
大人闻之,沉吟许久:“用‘敲’字好!夜深人静,敲门之声所打破的氛围,恰是难得听到的静谧之音。”言罢,将贾岛带回府邸,二人谈诗论道,结为布衣之交。
这就是“推敲”一词的由来,传为世间佳话。这位德高望重的大人,就是唐宋八家之首,有“百代文宗”之誉的韩愈。他认为“静”是夜的固有属性,一种氛围的渲染,但只有打破这层认知的稳态,响中寓静,才有出人意料之胜。
相比张继到客船才听闻的“夜半钟声”,轻叩柴扉之声,灵巧可爱,也使得夜晚如此悠扬,安闲。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无眠之时,不论一曲深沉的古典乐,还是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都足够徜徉许久,透过晚风的吹拂,思绪清明,深邃自然。
有时候,眷恋着深夜的静,不过是想要得来那一份心清与专注。白天喧闹,日日纷繁,还有多少澄思渺虑的余地?当我们习惯了“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曾经“锱铢必较”的深沉无暇顾及,能深邃地去思考一件事,已是难事。
唯有夜,让人清心,使人专注,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体会当下,凝练深思。
夜深了,让情感恣意了
26岁的李白游历江南,踏上前往扬州的旅途。那时节,扬州可谓烟火繁华,夜晚却寂然如霜。虽开元盛世,宵禁依然。
入秋,李白偶染风寒,夜深人静,思昧难眠,辗转反侧。乡愁在深夜,总是格外猖狂,尤其对于孤单的病人来说,分外敏感,带着些许忧伤,欣然回忆故乡的温存。
那是家人的关怀,老友的存眷,抬头忽见月光撒入的皎洁气色,渗入庐壁,也沁入心脾。而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自然而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此,那首诗成为口口相传的绝唱,被思念家乡的人在夜晚轻轻念起。
中国人的情感,总是含蓄而内敛。心中惊涛骇浪,面上也只敢显露三四分。
可是,幸好有了夜色幽幽,李白借月光吟唱家乡;杜甫在秋夜哀叹对故国的思念,“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陈子昂借着夜半钟声,“独怆然而涕下”……
如果没有了夜,兴许中国的诗词要少了半壁江山,我们的情感又少了多少慰藉?毕竟,在人生的起承转合中静谧睥睨,冷不防让人顿感戚然,心绪澎湃而出,总有太多怅惘。
而夜色微凉,如一个柔软的怀抱,尽情让我们释放情感,不必难为情,不用太压抑,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夜夜夜夜,只为做一会儿自己
与旧友闲聊,他曾是个作息规律的人,但如今,即使不加班,也要熬夜到两三点。
他是个手机控,但熬夜不玩手机,而是看一直没看完的书,回顾曾经在独居时陪伴的经典剧目,或者就组装模型,一如十几岁的那个少年。
我惊讶,为什么喜欢上了熬夜。他说:“只有深夜,时间才是完全属于我自己。”
我明白旧友的欢喜。白天,他是别人的员工、同事,是儿子、丈夫、父亲,唯有在深夜,才可以真真正正做回自己。
图|动脉影 ©
确实如此,当代人的生活压力愈重,却倔强地愈发晚睡。除去不得不的工作学习、子女照料,还有一种习惯性的熬夜,可称为深夜的诱惑。
人们并非真的中意熬夜本身这件事,而是在享受深夜难得的自由,少有的安宁。
在看此文的您,是否也曾在无眠夜,欲图逃离喧嚣和纷扰,索求心灵安逸之处。我们常常急于对外界的探索,介意于他人的看法,却忘记了观照自我,与自己相处。
深夜时分,是属于私人的空间。专注当下,哪怕带着些许卑微和不如意,就像遮去灯光葱茏,才得一睹浩瀚星空,或许你我就是繁星中的璀璨一颗,得以一窥究竟。
图|物道 ©
不禁想到,在盛行“躺平学”的时代,人们平躺意欲何为?是在被裹挟着前行的路上,以一种“佛系”的态度,想回归自我,追寻本真,找到真正的自己。
世上冗杂万万千,无非名利徒扰,争名逐利罔顾初心,唯有夜,如催化剂,让人难得清爽,豁达旷然,才能扪心自问、反躬自省。
可怜可悲,可爱可叹。夜,有万般诱惑,只因人心有太多牵绊。
只愿你我终有一天,不必借着熬夜晚睡,亦能体察己心,安心自在。
图|蒽子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