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描述到:山中有一棵参天大树,长得枝繁叶茂,高耸入云,经历了无尽的岁月。然而伐木的人,却从来都不去砍伐它。
因为这棵树长得弯弯曲曲,到处都是树疙瘩,做不成家具,也不好烧火,没有一点用处。因为如此,此木因不才而永年常青。
这个道理又来了一个大反转。庄子和学生有一天下山到老朋友家去做客。朋友让儿子去抓一只母鸡。儿子问,抓哪一只呀?朋友说,就抓那只不会下蛋的母鸡。于是,那只母鸡被炖成了一锅汤。
这两个突入其来的大反转场景,把庄子的学生彻底搞蒙了。昨日山中之木因不才而永年,而这只母鸡因不才而被炖了。
学生问老师:“您自己是才还是不才呢?”
庄子回答:“我在才与不才之间。”
这不正是“中庸之道”吗?有用之才,未必是好;无用无能,未必是坏。其实,有用无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经》第十四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绳(mǐn)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冥冥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你我的命运。那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哪?其实就在身边。无时无刻不在。
有这样一个典故:
海鸥每天都落在渔夫的身边,长久如此,它们也习以为常了。渔夫的父亲听说儿子和海鸥玩得很好,
便对儿子说:“那些海鸥跟你很亲近,你要不要想办法捉两只给我玩玩吧!”
渔夫起先拒绝了,但经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地一再请求,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渔夫出海时,那些海鸥仿佛通人性一样,好像已经知道了他的想法。所以它们只在他的头上盘旋,却一只也不肯落到他的身边。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这就是“鸥鹭忘机”的典故。
你内怀诚意,不生机心,行为坦荡,即使异类也会与之亲善。如果一动邪念,连飞鸟也会感知而远避。何况人事呢?所以你若善良,人世温暖;你若慈悲,岁月留香。万物一理,大道相通。
所以说,技能只能是帮你低头干活,而大道却能帮你抬头看路。无论做任何事,我们不能只在术上求,更要注重在道上修。很多智慧,也许不能马上受益,但一定会在未来道路中指明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57274/15b45508e2f7c1a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