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里的美育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19:20 被阅读0次

            从最初的门神画,到为了点缀节日而张贴于居所内外的、象征着“祈福纳吉”“福贵和谐”的木刻板画,都被称为“年画”。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攘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载体,表达了中国民众在农耕社会时期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祈愿。

            冯骥才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都是人们生产生活开启新一个轮回的重要时刻。所以在春节时,家族团聚,辞旧迎新,人们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庆祝,燃起生活的激情,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渴望和热爱。年画正是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外化与彰显,因此从年画中我们看到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冀。

            年画所承载的内容异彩纷呈,摹画出百姓的理想王国,反映着他们对生活的期盼。生活中五光十色的故事、传说、神话、戏剧,甚至包括变化的时事都能纳入画幅之中,内容无比丰富。

            年画形式语言大多采用大红大绿的色彩,充满喜庆的气氛,造型上善用夸张的手法,极具艺术性,其中的人物、动物等生动可爱,富有活力,体现了中国民间的艺术创造力。

            成双成对的门神、神虎、吉鸡、仕女、娃娃、祥卉、鸟兽等等,将对称、平衡、比例、均匀、稳定,注入人们的视觉;温暖、鲜艳、堆砌性的、对比性的色彩,呈现出花团锦簇、活泼明亮的色调,吸引视觉的关注,也为感觉强化了明朗、愉悦的颜色倾向。稚拙的娃娃、美艳的仕女、和蔼的神像、慈祥的寿星、可爱的动物、吉祥的莲鱼,迎合了人们视觉的选择、偏好、直觉。

            年画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甚至神灵形象,都显示出稚拙化、漫画化、童趣化的特点,其中还有大量儿童生活的题材和百戏图、十不闲、欢天喜地、渔家乐、童子抱鱼(连年有鱼)、刘海戏金蟾、老鼠嫁妹、五子登科、雀鹿蜂猴、张仙射狗、骑马关公、土地爷、连年吉庆等,无不充满童心。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的质朴、稚拙与儿童认知的活泼、可爱、生动、简拙的偶像化图形化形象化,天衣无缝地吻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年画的每一种画幅、形象、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神灵等都在描绘、讲述故事,也有种种象征寓意,比喻、谐音、双关等文化转喻和修辞,是一个更深层的文化符号世界,有传递诚实、勤劳、节俭、正直、仁义、礼智、孝悌等价值观念的意义解读,有神话历史、朝代人物、历史事件、史书故事、历史名人等内容的历史传统意义解读,有二十四孝、天地君亲师、神佛造像、君臣有别、长幼有次、尊卑有序的伦理秩序意义解读,有生产知识、生活常识、日常器物、花鸟鱼虫、敬畏崇信、人际关系等生活知识意义解读;有娱乐游艺、戏曲故事、节日喜庆、吹拉弹唱等内容的审美趣味意义解读。

            年俗年事将腊月和正月这一年尾、一年头一并纳入,过年成为一个过程或系列性仪式。南宋《梦粱录》记载“月穷岁尽之日”民众“俱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这些内容后来几乎都由年画来承担了。

            源自民间的年画洋溢着质朴的喜气,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是中国百姓精神天地的可视化呈现。它根植于泥土、活化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本质和创作者的本真。我国不同地域的年画呈现出不同风格特征和艺术气质,杨柳青的清秀、桃花坞的典雅、朱仙镇的粗犷、凤翔的浪漫……年画丰富着民间创作的智慧宝库,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美、民俗美的多样性,成为不容忽视的民间文化遗产。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小说传奇、吉祥图案、花草虫鱼、天地众神、社会风俗、人生礼仪,无所不包。从世间万物到天国想象,年画和年俗,与人们的世俗生活乃至生活理想灿烂地融成一体。

            年中有画画中年。赏析年画,就是阅读无名工匠创造的民间历史,就是游览生过活过的故国山川,就是理解百姓先辈的爱恨情仇,更是心手相传看得见的美好生活。年画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绝佳绘本,读好这本入门书,能帮助我们在平和且客观的立场上,了解自己的过去,既不自卑也不自大,从而保有深层的民族自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画里的美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bf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