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八·七】
杭州沈清任观察,余门下门生也。中年殂谢。余求其诗不得,仅录其《沁园春》一阕云:“天放憨僧,行脚打包,还归故乡。笑六十年来,电光倏忽,三生石上,梦影荒唐。小住为佳,长行不得,从此舟车不用忙。生花眼、借一编在手,字字行行。 吾家老屋颓墙,只糊壁人儿费忖量。看鄂渚书来,归舟待泊,锦官收散,花事终场。鹤发朝梳,金经夜课,随分生涯自主张。闲中趣,写梅花数点,也送清狂。”
沈清任,字莱友,一字莘田,号澹园,又号疥憨,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四十七年(1776年)时任四川潼川府知府,后官至川东道。引疾归里,以书、画自娱,尤工写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尚在。
观察,古代官职,清代时是对道员的尊称。唐代(中叶后于未设节度使的各道)设“观察使”,为州以上的长官。清分守道辖一省内若干府、县,分巡道辖一省内某一专门项目,其地位类似唐之观察使,后人因为分守、分巡道员也管辖府州,就借用以尊称道员。
殂谢,音cú xiè,意思是是死亡。出自《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奄然殂谢,良以恻然。”
鄂渚,音è zhǔ ,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 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王逸注:“鄂渚,地名。”洪兴祖补注:“楚子熊渠,封中子红於鄂。鄂州,武昌县地是也。隋以鄂渚为名。”
锦官,今四川省省会成都的别名,又称为天府之国、芙蓉城,简称“蓉”。因为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东汉时期,朝廷就在成都设置了专门管理机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
花事,关于花的情事。多指游春看花等事。清·王士禛《秋柳》诗之三:“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
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含义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
夜课,指夜间肄习课业。宋·陆游《夙兴》诗:“略似诸生勤夜课,绝胜小吏迫晨趋。”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