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女娃一枚,主动找英语老师要求做科代表,英语老师欣然应允。但由于工作不称职,被英语老师(女,非班主任,入职不到一年,中途接班)给撤职了。从此,这女娃逮着各种机会在英语老师的课堂上与老师对着干,把老师气得要死,但又无计可施。女娃经常在课堂上公然藐视,公开对抗,把英语老师搞得都快崩溃了,以至于连这个班的课都不想去上了。
事实上,女娃在公开对抗英语老师之前,师生关系是非常甜蜜的。甜蜜到老师很多心里话都要对女娃说,连怎么管理和教学都要咨询女娃的看法和想法,甚至还与女娃一起吐槽另外一个相对安静的女科代表的不是。
后来,安静的女科代表被一男生替代,英语老师对男生多关注了一点,女娃就特别不满,并且还在课堂上公然说出来。然后,女孩在工作上各种不配合。比如罢工,故意在课堂上大声说自己没有试卷。英语老师非常生气,决定撤掉女娃科代表一职。
虽说英语老师在宣布撤职时,给女娃找了一个台阶:她太忙了,科代表由某某一人担任。但由于撤职的消息事前已经泄露,加上这个台阶根本就是纸糊的,女娃的心态可想而知。从此,女娃开启了与英语老师血战到底的战斗模式。英语老师无招架之力,痛苦不堪,只得采用 “经常无视她,不提问她,违纪就批评她”的消极应对方式。英语老师的消极应对并没有让女娃止步,反而令女娃更加嚣张,经常在英语课堂上说一些难听的话干扰课堂,令老师极度生气,却又无力改变这种局面。英语老师现在非常讨厌这个女娃,在她眼里,女娃所做的一切都很可恶。
英语老师还说这个女娃之前在学校纪检部工作,因做不好也被撤职。另外,她还是上学期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
该英语老师向我求助,如何才能将她从痛苦的漩涡里拽出来?我给她的回答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只有放下身段,主动找女娃和解,开诚布公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明确告诉女娃,老师对她的感情和期待自始至终都未改变。只是因为自己初为人师,事发突然,不知如何处理,才造成如今的尴尬局面。经自我反思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现在真诚地道歉。
有些老师或许会说,女孩当科代表不尽职,撤职了还搞出这么多幺蛾子,给老师造成诸多麻烦,凭什么要让老师主动低头道歉呢?难道老师就该低三下四吗?这样下去,老师还有何尊严可言?这些想法纯属人之常情,换做我也是意难平。问题是,目前女孩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已经不是讲道理和按规矩能解决得了的。英语老师只有先把女孩的情绪安抚好,让她在课堂上消停下来,待师生关系修复后,再来解决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那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现在来分析这位初出茅庐的英语老师是如何着了这个小人精的道,一步一步自己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首先,用人不察。一个刚毕业的女老师,怀着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期待,空降到八年级某班,开启英语教学之旅。
她需要英语科代表来协助她搞好英语教学工作,这个需求合理且必须。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来做她的科代表?她既没有向班主任咨询,也没向以前的英语老师请教,直接把一个有过校园霸凌史,且被学校纪检部撤职的女孩安插到了科代表的位置。这无疑就给她的教学工作埋下一颗隐形炸弹。
科代表这个岗位,不一定要给学科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但一定是给学习成绩中等,且特别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学生。主动找老师谋位的学生,一种是真心想为人民服务,一种是想占位显摆,凸显自己在班里的地位。从女孩的后续表现来看,她属于后者。这种学生一旦走向管理岗位,就会给老师惹来很多麻烦。
这是英语老师给自己挖的第一个坑,她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坑已经挖了,并且很难回填,那就算了,英语老师接下来与女孩建立好关系,认真培养她做事的能力,也未必是一桩坏事。
其次,师生之间缺乏边界感。英语老师在与女孩建立关系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师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她竟然与女孩分享自己的心里话,甚至连管理和教学都要向女孩询问。更加过分的是,她还与女孩吐槽另一个科代表,
身为老师,为了把课堂管理和教学搞好,向学生寻求更好的方法未尝不可。关键是,这位英语老师并未在全班征集意见,而是单独询问这个女孩。特别不可理喻的是,一个已成年的老师,竟然与一个科代表一起去吐槽另一个科代表。
这无疑给女孩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老师只相信她,也只喜欢她,老师是她一个人的,只能相信她,也只能宠她。并且老师的做法已经向女孩传递了这个意思:你是老师最信任的人,我只能依靠你。
如果这是一个性格优良,心态健康,三观正确的女孩,遇到对她信任有加的老师,她会心怀感恩,用努力学习和工作来回报老师的知遇之恩。但这个女孩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从学校纪检部撤职可以看出,她有追求权力的欲望,但是能不配位。从她是校园霸凌始作俑者可以看出,她的价值观和性格都存在缺陷。
相处缺乏边界,说话缺乏技巧,做事没有定见,是英语老师给自己挖的第二个坑。
英语老师第三个坑是怎么挖出来的呢?就是有了男科代表后,对男生关注多了一些。
老师此举必定会惹恼女孩,因为在她的情感和认知世界里,老师是她一个人的。老师的信任和关注,都应该聚焦在她一人身上。现在,老师竟然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男生身上了,她突然有一种失宠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让女孩失控了,于是课堂上大声说自己没有试卷,质问老师偏心,甚至还有更过分的回怼。都是在表达她失宠后的不满与悲伤。
英语老师如果愿意放下对女孩的厌恶,进到女孩的家庭,一定会看到一个缺爱和安全感的女孩。应该还是一个不被父母看见和回应的女孩,所以她才拼命去谋求与她能力不匹配的岗位。
老师的偏心和移情,让女孩满腔愤怒,但又不敢直接找老师发泄,只能在课堂上阴阳怪气了。英语老师又恰逢初为人师,经历和阅历都欠缺,教育的智慧还没炼成,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采用无视的方法来应对,而这又是令女孩抓狂的损招。
其实,女孩做这一切,都是认为老师不爱她了,她失宠了。她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没有了,她被打回了原形。她要做的,就是要向同学证明,她不是一个好惹的人!
这个坑令英语老师举步维艰,痛苦不堪。在痛苦折磨之下,英语老师只能痛下决心撤掉女生的英语科代表一职。这便是英语老师给自己挖的第四个坑,这个坑令师生之间彻底翻脸。女孩的举动更是猖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经常在课堂说一些难听的话来干扰课堂。这个话究竟有多难听,英语老师没有告诉我,只是说看到她就没法上课,甚至连那个班级都不愿意进去。一个老师被学生折磨到不愿意进教室上课,学生说的话必然有很强的杀伤力。
本来“能者上,无能者下”,是职场晋升的黄金法则,但教育不是职场晋升。老师在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蕴含育人的动机,所谓全过程育人就是这个意思。
女孩英语科代表不称职,可以培养。培养无果后,可以与班主任商量,给她找一个更适合的岗位,让她欢欢喜喜转岗。可英语老师没有站在学生立场来考虑学生的感受,而是找了个明眼人一看就是在糊弄的理由把人家给打发了。就算是老师顾及女孩面子,特意给她找个台阶下,问题是台阶送出来之前,要撤职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这件事情在老师看来,你干得不好,我撤你职很正常。我总不能纵容一个无所作为的学生吧。但学生不是老师,她只能站在她的角度来看问题。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叛逆女孩,是一个渴望权力,渴望分享老师内心想法的女孩。老师突然就把她的职位给取了,又没有其他岗位给她占着,她必然不甘心。
她不甘心失宠,不甘心失去权力。虽然科代表这个岗位谈不上什么权力,但最起码比普通学生有存在感。心有不甘,并且又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当然会幺蛾子不断。
英语老师的坑已经找到,关键是她该怎么填坑上岸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关键要看老师能否把对女孩的厌恶情绪消解掉,能否放下身段向女孩释放和解的信号。青春期的女孩,在情绪低落或者焦躁的时候,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安抚。
最后我本着一颗教育心善意地提醒:英语老师与女孩和解后,第一时间要与班主任商量,给女孩一个远离权力核心的管理岗位。然后与女孩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有空的话,最好去女孩的家里做一个家访,全方位了解女孩的生长背景,然后再根据女孩的平时表现,进行全面会诊。只要女孩不是“无良症”,不是“空心病”,不是“无情型”人格,就一定有办法矫正她的不良行为。
英语老师若觉得自己只是个科任老师,加上还是初入职老师,教育经验欠缺,教育智慧不足,根本无力引导这个女孩。那就放下成见,保持距离,相安无事,搞好教学。有时候,教师无法把一个学生变好,稳住态势,不让事态扩大和恶化,也是善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