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二百五十四天
从会简单的说话开始我们就开始思考了,但好像没有去想什么是思考?这确实很奇妙,虽然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尽管做就是了,但是知道为什么,是什么好像也没什么坏处,对于好奇心很重的人来说就更爱去问为什么,是什么,想要搞清楚每一件事的原委了。
思考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不过是熟稔与生疏的区别。当人们反复练习的时候思考自然也会熟能生巧,但个全新的情境,兴许会激发出他们创造的潜力。
人们具体是怎样进行思考的?它都有怎样的形式?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了一个观点,“思考这个术语涵盖了所有默无声息进行的语言行为。”这句话一说出口相信会有很多人反驳:“明明有很多人是出声思考的,更何况有为数不少的人还一直停留在低语阶段。
约翰华生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从严格的思考定义来解释,它还不能算真正的思考。这样的情形,倒不如称其为他说出自己的问题或者是正在和自己低语。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认定自言自语的过程就不同于思考的过程,只是大多数人还是按照这个严格的定义去思考的。
思考自然各有不同,可以在下面列出这几种形式
第一种,可以看作完全熟练的老手。在沉默中熟练地使用语言早已习惯成自然。比如给出一句话“等会儿我要躺下睡觉去”,让一个人说出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那么他只是自己默默地看一遍,然后就用“去”这个字做出了惯性的回答。习得的语言习惯在人这里运用自如,就像一位钢琴家在演奏自已熟悉的作品,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其实这些情况展示出人只不过是在练习他已经掌握的语言功能——通过默不出声的念诵
第二种,虽是老手,但是时间长了也会生疏,需要在刺激下被激发。这种思考具有细微的差别,因此需要有组织良好的内隐语言过程,但是这种往往需要进行初步的学习或者是温习才能充分发挥潜力。
就拿1564乘以156来说,相信很少有人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它的结果。但心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并不陌生的。只是新的过程没有建立的时候,人们还习惯于简单低效的语言动作,可以得出答案,只不过显得迟钝一些罢了。而像上述的乘法,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就可以快速并准确地算出结果。
第三种,这是全然的新手。不同于前两种的是,此时人要面对的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可以称之为“计划”或者“建设性思维”。
用布蒙上你的眼睛,给你三个连在一起的铁环,让你将它们解开。而你只能用上你之前的所有操作习惯,用不上语言的帮助,可能在反复操作中突然发现诀窍——原来它们连接的地方可以滑开。或者有位朋友找你合伙创办一个企业,而这需要你辞去现在的理想工作,但是他承诺你会有更丰厚的收益,而且会成为老板。朋友的为人值得信赖,他说完之后因为有急事先离开,但是希望你一小时之后给他答复。他走后,你会在房间里考虑是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甚至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满头大汗,烟一支接一支地吸,可能还会扯自己的头发。但是除了这些身体上的活动,决定你踱步节奏的应该说是你喉的动作,这才是最主要的。而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当你再遇到类似情形时,你就不会如此苦恼了,所以这种情形永远都是在第一次尝试时才会发生。而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从一个情境转换到另一个不同的情境,这些仅凭平时养成的行为习惯不足以解决难题,那么对待复杂的言语情境人们就只好用思考来破译走出迷宫的密码。
别说好像这真是这么回事,我们生活的此刻,对于已知的的状况,我们就是熟练的老手,比如用筷子吃饭,夹菜,对于长时间用手机用电脑的人来说,许久没有写字了,突然有一些字写不出来,但是经过练习又可以完成,比如“圳”,这个字,一般第一眼认不出也写不出,但是“深圳”,你就会写出了,对于明天还未发生的一切我们都是新手,未曾遇到的所有状况我们都是新手,比如蹦极滑雪潜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手。
2018年12月9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一名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