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池:收集和管理各方来源的各类需求。
需求池要素
编号、需求名称、需求类型、需求状态、需求提出时间、需求部门、需求背景概述、需求目标、业务逻辑、期望上线时间、优先级、产品负责人······
需求来源
1.被动告知需求 主要业务部门、客服、QA、用户意见反馈
2.主动收集挖掘需求 竞品分析、用户研究
需求优先级
优先级排序考虑的方面
-
产品战略定位
-
判断用户影响
优先级判断原则:(四象限法则和kano模型结合)
(1)重要且紧急(基本型需求) —— 必须g抓紧时间做。比如会影响到用户主流程使用的功能。(高)
(2)紧急但不重要(魅力型需求) —— 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中)
(3)重要但不紧急(期望型需求) —— 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比如节日优惠相关的需求,但是现在距离下一个节日还有3个月。(中)
(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无差异型需求) —— 有时间再处理,比如IOS和安卓视觉个别小按钮视觉不太一致。(低)
需求 | 战略 | 用户 | 技术 |
---|---|---|---|
需求1 | s1 | p1 | d2 |
需求2 | s3 | p2 | d1 |
需求3 | s2 | p3 | d2 |
- 评估技术实现成本
需求状态
待讨论、暂缓、拒绝、已确认、已完成(待开发、开发中)
参考文章:需求池管理:有进有出、宽进严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