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的表达式

作者: 郭艾晨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09:13 被阅读0次

两年多后重看《恋爱的犀牛》,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即对孟京辉的先锋戏剧不是很称道了。或者以前我是限于荆江戏剧实践的井底之蛙,或者现在我是看了张广天的先锋戏剧,已经有了一个新的价值参照。

 同样作为先锋导演,同样是小剧场的表达方式,张广天追求的是一种思想渗透、整齐而独立的单元结构、“空的空间”、演员角色的不确定性,而孟京辉追求的一种形式表达、无场次的长短不一的情节结构、“组合空间”、情节发展的犹疑与坚执。在主题选择上,张广天比较大,政治性强,信息包容量与反思力度浓,而孟京辉大多是在个人的爱情、情感上做戏,题材比较小,反思比较单线化。在舞台呈现上,孟京辉拆碎了传统舞台样式,在舞台中间以及两边做文章,做通道或延伸,由此获得一种舞台样式的新奇感。可以说,他的舞台有些学院化,是在卖弄自己的舞台设计。

张广天经常做到了人物在舞台上,而让人感觉不到舞台的存在。张广天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思考的话剧导演,善于引导观众的情绪一直维持下去,而孟京辉时常考虑的似乎只是自己的形式表达,直到戏温下去,观众坐不住,他才想起来一段提神的东西,迎合观众。在处理群体演员的戏上,孟京辉的构思比较拘谨,显得有些别扭,拿观众当小孩或白痴。

就《恋爱的犀牛》而言,其中关于恋爱技术的讨论在价值指涉上比较单一,马路、明明、红红、未出场的公司领导或艺术家,这些男女玩着常见的三角游戏,而创作者质问的是人性或社会的变化,呼唤的是那古老的纯情与执着。由此可见,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有着当代的表达式,即将舞台呈现零碎化、组合化,而骨子里的思想是比较传统的,有的只是所谓主题,而叛逆精神、狂欢精神是微弱的。他将自己戏剧主人公反常行动的阻力泛化了,庸俗化了。马路与明明的捆绑、蒙眼游戏是一种缺乏温度的表达方式,枪口中的爱情审问是小题大做,达利的软化表的设置更是让人莫名其妙。爱情是个什么东西,值得这样大张旗鼓进行表述?如果要符合舞台所呈现的思路,马路最后的行动应不是杀死犀牛,歌唱自己的纯情,而是杀死明明,接着自杀。要不然,枪口准星的舞台设计不是一种炫耀的摆设?

孟京辉的暴得大名就,像戏剧专家傅谨一样,更多的是依赖身在北京某国家机构的便利,通过五分的勤奋、五分的宣传,就是所谓大腕了。莫非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戏剧的犀牛”?

相关文章

  • 孟京辉的茶馆

    七月份,订好茶馆的票,想看孟京辉会怎样改这部经典。 十一月份,《茶馆》在北京演出,一段视频流出,一堆男女浑身沾满血...

  • 《我爱×××》

    看了孟京辉很多话剧,可是很奇怪,我不是他的粉丝。 本来孟京辉是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也就是史航,编一个正经的爱情...

  • 孟京辉巜茶馆》

    原来只是占老舍先生的名气,情节真是无厘头,也是醉了,总以为要结束了,还拖拖拉拉演了近一亇小时的独角戏。 ...

  • 血腥爱情故事

    前天看了个话剧,孟京辉的【九又二分之一爱情】,孟京辉的话剧好像都是这样,歇斯底里近乎疯狂的爱情。似乎男人都是下半身...

  • 孟京辉《年轻的野兽》

    周六去看了孟京辉最新编排的戏剧《年轻的野兽》,改编自剧作家韦德金德《青春的觉醒》,较原剧本加入了一些更加能够被观众...

  • 孟京辉 恋爱的犀牛

    孟京辉喜欢话剧的文艺爱好者都非常熟知的名字,可能你爸妈辈都还有孟导的真粉。 只要是看过或者了解过恋爱的犀牛这部剧的...

  • 全浸入式话剧,死水边的美人鱼

    死水边的美人鱼孟京辉出品 昨天晚上去看了孟京辉的全浸入式话剧,这感觉其实很独特,就能够感觉到演员的表现,那种表演的...

  • 2800/3650 多看话剧:真实的生活比话剧更犀利狗血…

    今天和老铁约着去看孟京辉的话剧《你好,忧愁》。这是孟京辉工作室的又一力作,黄湘丽的独角戏。上一次看还是她的《狐狸天...

  • 随便聊孟京辉《茶馆》

    看完孟京辉的《茶馆》可以说整个人都是超燃的。最后之前的音乐,刺激肾上腺素,想跟着摇摆。还好最后收尾的音乐稍微舒缓了...

  • 随便聊聊孟京辉的茶馆

    看完孟京辉的《茶馆》可以说整个人都是超燃的。最后之前的音乐,刺激肾上腺素,想跟着摇摆。还好最后收尾的音乐稍微舒缓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京辉的表达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j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