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坡半日游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00:26 被阅读0次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晴

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大都阳了,而我天天接触阳性患者居然一直没有被传染,看来我的免疫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新十条出台,疫情防控放开后,各大景区基本没有游人,而且女儿从深圳回家了,今天天气又特别好,冬日里的暖阳让我们不能辜负。于是,我们带女儿到芭蕉河边的彩虹步道上去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我们恩施的新农村建设。

从家里开车到芭蕉的兰香小院仅仅半小时左右。兰香小院是芭蕉侗乡发展的缩影,上世纪末,这里仅有5户人家,青山临水,交通闭塞,环境恶劣,村民以农耕为生,靠天吃饭,生活贫困,这些年,村民们发扬“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猥琐”的兰花精神,清廉高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如今的兰香小院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我们在兰香小院里转了一圈后就沿着芭蕉河边的彩虹步道行走,片片翠绿的茶园掩映着白墙灰瓦、翘脊飞檐的特色农居,与低吟浅唱的林间小河相映成趣,白鹭在水面上起起落落,一路上可以看到风雨桥、鼓楼等壮观的标志性建筑,这优美的自然美景及纯朴的乡村风俗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

因为没吃早餐,走着走着就饿了,正好走到集镇上了,于是,我们就在街边的一个小吃摊上吃豆皮、油饼。这大街上基本没有什么游人,我们坐在小板凳上享受着美食。

我为了减肥,很久没有吃过油饼了,但是,尝了一口后觉得太香酥、太好吃了,就忍不住叫老板娘又炸了一个。只见她将老面团里加点肉末,擀成大饼,刷上香油,叠起,再轻轻擀一下,接着扔到油锅里用小火煎得金黄,就可以了。趁热吃,美味可口,真是一绝!

集镇上吃过午餐,就漫步到枫香坡整个村寨领略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园,曲径通幽的乡村山路,喜气浓郁的山乡农舍,木屋古戏楼远眺观景,登上侗族特色建筑八角楼感受不同的文化遗产,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漫步侗乡风香坡,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走着走着便发现这个地方并非我们第一次来,在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曾带她到这里来荡过秋千、踩过气球,时光太匆匆,一晃就是十多年,再来的时候,女儿也已长大,我们也即将老去。

在枫香坡的茶园之上、山坡之巅有一座“萨岁祠”,红色的外墙、黑色的瓦顶、古老的木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真的很像天上的宫阙。

萨岁祠,是侗寨的祭祀场所。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其中以女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萨玛”是侗语,“萨’ 是祖母,“玛” 是大,即大祖母。“萨玛”是侗族最崇拜的女神、民族英雄、长者,也是首领,传说她神威宏大,能战胜敌人和灾害,保佑村寨平安。

山顶的萨玛祠原以露天土堆为祭坛,后以石为盖,至明末清初,始建祠供奉,在侗寨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反映侗族保持母系氏族遗风的历史物证,是侗族“萨”文化的传承。每逢特殊节日,侗寨都要举行盛大的祭萨活动,也是侗寨最吸引人地方之一。

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得很好,整个村寨大部分都是民宿农家乐和特色餐厅,村民混居模式,游客们来到这里能够深度体验侗族风情。

我们走到黎明园山庄,有个很大的场坝,坝子边有一片菜地,菜地里还种着碰柑。我们走到这里就走不动了,这个山庄里就只有一个中年妇女和两个孩子,这位大婶很热情,给我们泡了绿茶,上了瓜子,还让我们在她家的菜园子里去摘碰柑。

我们踏着菜园子里的阡陌小道来到碰柑树下,只见黄澄澄的椪柑挂满枝头,这些果树被压弯了腰,我们恩施椪柑色泽鲜艳、果大皮薄、汁多清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无机盐、维生素和1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在这个易感染病毒的时节,多吃一点碰柑对我抵抗病毒也是有利的。

蓝天白云下,满山皮薄肉厚的橘子像一只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从树上现摘下一个金灿灿的大椪柑,刚扒开柑橘皮,酸甜的香气就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我们晒着太阳、喝着绿茶、磕着瓜子、吃着碰柑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于是,找大婶买了一副扑克,我们仨斗起了地主。我这个地主所向披靡,把他们父女斗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我是越战越勇,他们则是意兴阑珊,斗了几盘便不愿意继续战斗了。在这个农家小院里享受安静的村居生活,心情真是好极了。

在喧嚣城市里待久了,整日繁忙的工作和事务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今日来这宁静祥和的侗族村寨走走看看,真是极度惬意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香坡半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nd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