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
前段时间网上有张图片火了,一个北漂骑手,自己在大城市奋斗20年,供儿子上大学,儿子大学毕业以后,竟然和自己成为了同事,儿子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选择了和父亲一起送快递。一生父子情,两代快递人。
这种不是个例,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有100多万在送外卖,其中不乏有硕士学历的。读书十几年,毕业以后和父亲一个起点。70%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普通的劳动者,大学生的光环越来越弱,孩子毕业以后能去干嘛?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2023年研究生考试人数突破了450万,有将近一半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晋升学历,一方面是为了深造,另一方面也把毕业即失业的压力转移给了父母。
高考真的还能改变命运吗?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考上大学到底还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有两代快递人,也有三代税务人,三代烟草人,三代银行人,三代工程师等等。职业和就业也像家庭传承一样,和原生家庭积累有关,一个人,一代人很难实现阶层跨越,需要两代甚至多代人的努力。
即使是送外卖的小哥,在职业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者,他的父亲是北漂的一代。但他可能就是城一代了,未来通过个人的努力,以及所受的大学教育,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未来孩子的起点肯定比他高了一些。
即使没有过多的财富和资源留给孩子,但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正确的三观,给孩子一个不抱怨的情绪。所有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阶层的跨越。
跟一个博士交流,提起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他的爷爷奶奶都是40年代的大学生,父母都是高校老师,从小受这种书香门第的熏陶,他也会一路向阳,成长为让人羡慕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大学毕业以后,很多同学回了老家,也有的选择留在这个城市。留在这个城市的多半是不甘心回到原来的地方,想在这里施展拳脚,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有的是父母给安排了更好的工作,能在这个城市立足。
反观能回到老家的那些同学,基本上都是铁饭碗。演绎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大多数选择和和父母同一个赛道,医生、公安、教师、银行工作者等等,沿着原生家庭的积累,过着自己的小幸福。
现在更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如果你不是在食物链的顶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佛系养娃。
孩子是那快料,必须要逼他一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孩子高学历不一定能有好的的未来,但没有高学历想实现逆袭更难。
别人的故事永远都是别人的故事。看多了,会迷失自己。
活在当下,好好看看自己。父母使劲全身力气把你托举到了这个位置,你又能为你的孩子创造哪些?
如果命运是世上最烂的编剧,你就要去争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