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很多中年人士在职场慢慢被边缘化或失业或辞职等情况,伴随着经济结构大调整,同时世界格局的动荡,不得不让人感慨--未来经济的预期也许不是那么乐观,但对于个体而言,想活出有意义的人生,还是非常容易的。
看看生活周边遇到的种种失业等情况,能说大家当初不努力?没有奋斗过?---不,时代的车轮在急刹车,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个体,失业、转行、辞职。。。。。其实换个角度想,我们的活法有很多种,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上班这一种或当前正在做的事这一种。如果处于失业的我们问问周边的朋友,可以做什么,他们给的答案是再找个公司或厂,可是这还是太单一的人生。
这时设计的思维有它的优势了,设计的思维体现在先构造出一个原型出来,慢慢用最小的代价去体验它。然后就好比朋友层兄年龄将近40,失业有1年多了,985高校文科专业毕业,做过行政类岗位、办公室类岗位等,找了很长时间类似岗位都没有找到,现在不知道自己可以该干嘛了,人也慢慢颓废、抑郁了些。其实大家固有的观点就是之前做过什么,现在应该还做什么,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也是所谓的工程性的思维,就是有了一堆数据后,再来做出最好的选择。提出的设计型思维,它刚开始并没有很多的数据支撑,也许只是个感兴趣的想法,就像互联网公司里面的原型设计,先设计出个初稿原型,然后再进行testing。和层兄聊了聊,抛开他现有的工作路径,其他的兴趣点,说到他对文学的兴趣,和孩子呆在一起的兴趣,慢慢的就有了初步的原型,然后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尝试。现在他边写文学类的公众号边在一家教育机构当助教。
对于个人而言,即便被公司裁了,也有几个选择在这,设计出的几个原型---1.沿着当前的轨迹从技术走到法律,到知产+写作分享 2.专职投资+写作分享 3.法律或教学或帮扶老人等公益+写作分享 4.美食试吃+写作分享 5.读书分享+写作 6.宝宝的一封信 这几条轨道都是可以随时切换的,并不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慢慢去尝试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