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许可效应:当人们做善事的时候会感觉良好,这种时候会更容易相信自己的冲动。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所有被道德化的东西,都难免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即使只是想想做过的善事,都会允许我们按冲动行驶。道德许可并不只计算过去的善心,我们同样可能看到未来认为我们计划要做的事情也值得称赞。1.当我们把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更好的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价值观和目标。2. 光环效应,当我们想获得放纵许可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任何一个美德的暗示,为自己放弃抵抗作为辩护3. 多巴胺泛滥:那个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多巴胺奖励系统。如美食香味半价招牌,性感陌生人的微笑承诺,会让你富有的商业广告等。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成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4. 表现出内疚感,会减少心率的变化,降低意志力的储备。相反自豪感会保持,甚至增加意志力储备。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大脑会更容易受到诱惑,引导人去做大脑认为能带来快乐的事情。恐惧和压力引发欲望,并使多巴胺神经元在诱惑面前表现得更加兴奋。5. 白熊现象: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6. 讽刺性反弹效应,我们越是不想想一件事情,就越会去想他。当人们试图摆脱一种想法,他却不断回到脑海中时,人们很可能认为他一定是真的。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情。7. 有限意志力效应,到我们真的需要自控力之前,我们一直拥有自控力。参见情绪温差。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把未来的自己理想化,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做到自己做不了的事。8. 那又如何效应。从放纵后悔会引起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而自我谅解会打破那又如何的恶性循环。未来自我连续性较弱的人自控力更差,在商业活动中更可能有不到的行为。9. 虚假希望综合症:不切实际的乐观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快乐,但是接下来就会感觉到失落,当人们第1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取代最初决定改变时的美好感觉。10. 延迟折扣效应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人们来说心理价值越低。11. 人的自控能力和目标都会传染。不过能传染的目标仅限于你已经拥有或者和他人共有的目标。和你亲近的人比陌生人更有传染性。当群体里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聪明事。我们的大脑会把别人的目标信念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中。自控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这使得意志力和诱惑都具有传染性。12. 焦虑,愤怒,抑郁和孤独,都与较低的心率变异度和较差的自控力有关,慢性疼痛和慢性疾病则会消耗身体和大脑袋意志力储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