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部分:
易仁永澄老师:为什么不讲自控力,意志力,而是讲自律?
本质导向:自律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跟着老师上了几次课,已经越来越习惯这么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了。)
问题1:你觉得什么是自律?
我认为的自律是: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自己需要做好,或想做好的事情,不找理由和借口拖延。
【案例1】一个参加了自律学习的妈妈提出了她的困扰,她知道了要自律,开始早起。她早起后,有大把的时候做美好的早餐给家人,可是为了早起,她需要早睡,或者说是要十点之前躺在床上,放弃了和先生家人的美好共处时光。而实际上她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睡眠质量也并不高。她有向先生说明,先生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非常支持她的自律学习和举动,可她自己非常痛苦。她提出了问题:自律让我更痛苦吗?
案例分享时,我也在思考,早起是她自律的一个表现,可是她自律是为了和家人一起更美好的生活,可以高效的工作。那岂不是自律和更好的生活冲突了?难道要放弃自律?
【老师解答】之所以痛,是因为认知错误!
自律者真自由所以这位妈妈的问题在于认知错误,掉入了误区,于是认为自律是痛苦的。
老师总结出八个主要的误区:
跳出八大误区
所以,别再误解自律啦
自律者真自由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问题2:碰到问题,痛苦吗?
那当然呀,一个头两个大,可不就是形容碰到问题的我们嘛。
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又回到了分身术的人类行为本质模型,也就是甜面包热汤模型(TMBRT模型)。
自律者真自由
当我们碰到问题时,一般会采取的行动有:
A.假装看不见
B.拖延
C.忽略(自我欺骗)
D.情绪波动
于是产生了一个奖励(虽然不是好的行为,仍然会产生奖励),这个奖励就是保护自己,不被伤害的安全感。
奖励也使触发器被强化——遇到问题,感到痛苦,就逃避。
最后就是遇到问题这触发器反复被强化。
问题3:尝试分析一个你必须做,但是自己总是在逃避,并且经常感到痛苦纠结的问题。
因为身体健康问题,运动是一个目前的我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自己总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忽略或者逃避掉去运动这件事,甚至会以暴饮暴食来代替。每次没运动都会很后悔,身体出现异样时又会给自己动力去运动。
问题4:思考自律——痛苦——问题——成长之间的关系。
自律者真自由
我认为:碰到问题,人会痛苦,所以会想自律,通过自律达到解决问题,减少痛苦,从而促进自身成长。
自律者真自由
自律是一种 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 能力。
自律是一种能力。
拆分概念:
有意识的——这是必须的。因为没有意识也就不会有痛苦
直面现实——现实已经存在,要像真正的勇士那般直面它,而不是逃避。
承担成长责任——问题是成长的基石。当出现问题时,果断快速承担:“这个问题是我的责任”,而不妖扯到其他人或其他环境因素上。
把痛苦转化成快乐——逃避问题最终只能让小我开心,而理性的我并不会成长。而真正让理性的我成长是让自己做有成就感的事情。
【案例2】有学员反映,自律了几天之后就放弃了,放松了,于是认为自己很失败。询问老师,有没有方法可以实现永远自律,能一直坚持,不会放松的?
【老师解答】
自律五步走:
推迟满足感——直面现实——承担责任——承诺改变——采取行动
不要轻易评价,不要迅速下结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
直面现实:现在面对的是需要解决问题
承担责任:是的,这都是我的责任
承诺改变:不管现实如何,都要改变
动起来!
自律者真自由
提出模型:FACT模型
Face to reality直面现实:直接面对自己现在的现实,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逃避。
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认责任:承认自己的责任告诉自己说: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
Commit to make change承诺改变:做出承诺要去做出改变现状,无论多困难,都要做出尝试。
Take actions采取行动:行动起来,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试试看。
自律是任何问题得以解决的第一步。
自律才是真自由。
工具分享:短期自律提升表
自律者真自由
注:控制在一天两天的自律行为。
个人感悟:
触动最大的三个点:
所有人都有趋利避害的下意识,我们除了要利用分身术来分清小我、资源我,还要让资源我自律。
碰到问题,不要先选择逃避,要面对,毕竟事实是无法逃避的。再逃避,也是没有解决的。
面对问题,不找别人和客观环境的理由借口,自己承担起责任,然后做出承诺,才能解决问题,将痛苦转换成快乐。
被更新的认知:
自律不是自控,不是锻炼意志力,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者真自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自律解决问题,少一些被趋利避害的小我控制自己的行为,让理性的我管理自己的人生,实现自由的人生。
知识应用于生活:
通过短期自律提升表,配合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觉察平时的消极语言情绪或信念,直面现实,承担责任,承诺改变并采取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