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水经注片羽2

水经注片羽2

作者: 听风66699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21:26 被阅读0次

《水经注》问世以来,对其的研学评注校正渐成风气,至明清时代,郦学已不啻于一门显学。

纪晓岚在《水经注》戴震武英殿校本里说到,“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道元足迹皆所未经……不免附会乖错”,意思是郦道元并未到过三峡,水经注里描写三峡壮观绝景的文字,并非他亲眼所见。

后人考证,这是郦道元引注和改编自他人的文字,最主要的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

窃以为,文人所长,尤在于思绪驰骋,天马行空,使人未临其境而仿佛身临其境,这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吧。譬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他在西北边关不毛之地,笔下却浮现出洞庭湖的波生水起,遂成绝世名篇。水生万物,水通文气,郦道元的水经注乃成千古绝叹,丝毫没有因引述他人而黯然失色。更何况,宜都记和荆州记等文字,虽然也很优美流畅,可惜影响力不太大,而经郦氏的精心剪裁和妙手融汇,宜都记的优美文笔才凭借伟大的《水经注》,凭借郦氏三峡而名传千古,亦是袁山松等未料之福啊。

而郦道元先生在河水注中描写的“孟门悬流”,则是他多次亲临其境的结晶,也是水经注中最为引人入胜的一段文字: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讫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治水时凿开,河中水流湍急,水道狭仄,两侧悬崖陡立,激流在峡谷里左冲右突,意欲摧山裂崖,高处有块巨石悬在当空,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但是仔细一看它又稳稳地倚靠在山边上,当真有惊无险。古人曾说:“流水,并不是石匠的凿子,它却能够冲入石头中去。”果真如此啊!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浮在空中,在远处行走观景或走路的人,都被水雾笼罩着,你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感觉。黄水激起万重浪,飞瀑直下千丈渊,浑水咆哮奔涌,涛声震天,犹若山崩崖裂,白浪翻滚,激流交叠,直奔龙门下口而去。我(这个我,正是郦道元本人!)这才知道当年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飞流直下,急湍甚箭,连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啊。

易经称天一生水,亦以水为万物之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此语,正是水之本质吧。

相关文章

  • 水经注片羽2

    《水经注》问世以来,对其的研学评注校正渐成风气,至明清时代,郦学已不啻于一门显学。 纪晓岚在《水经注》戴震武英殿校...

  • 《水经注》片羽1

    水经注之唯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古往今来众...

  • 水经注片羽3

    让我们再回到《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水经原文:又东南过夷道县北,夷水从佷山县南,东北注之……这里没法换字体,加粗,...

  • 水经注片羽4

    水经注之漳水 不是这条河有多宽广,有多雄浑,只是因为她流过俺的家乡,虽然该条河经常断流,或者细若游丝,洪水期已经浑...

  • 《水经注》片羽6清水

    《水经注》片羽6清水 《水经注》卷四十有云渐江水出三天子都,今言渐江乃浙江之误,都是指今日的钱塘江,其上游名新安江...

  • 水经注片羽5美酒

    水经注片羽5美酒 1.陈桥驿先生在《水经注札记》里说到了水经注记载的几种名酒,现记以飨之: 卷四河水经“又南过蒲坂...

  • 片羽

    喜欢与你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坐在家乡的阳光与空气里 你从远方回来 仿佛伴着舒缓的琴声 如你的手指在琴键上滑过 谛听...

  • 片羽

    “我已经文思衰竭很久啦。没有语言的诗人必婴孩还无助。”那天雨水绵绵,我们靠在窗台看书时,你突然对我说。 雨...

  • 片羽

    伊万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自己的店有一年了,店名叫【小万的家】可是这个小万指的却不是伊万,而是一只仓鼠。 七岁的时...

  • 片羽

    朋友从兰州回来送我一盒三炮台,十多年没有喝过这个茶了,拆开茶袋,剥开一颗里面的干桂圆,舌尖上甜蜜的味道一下就把时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经注片羽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vm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