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看了师哲先生的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里面记录了1958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和毛主席两人在中南海游泳池里会谈的情况,大致的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毛:我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要打的,早打比晚打好。第三次世界大战应该会在欧洲首先爆发,开战以后苏联可以大幅度向西做战略撤退,一直撤退到西伯利亚。
赫鲁晓夫当时很不解,为什么要撤退到西伯利亚呢?苏联打仗没有这个习惯。
毛:苏军撤到西伯利亚中国陆军就可以直接参战了,下次世界大战肯定是核战争,我们不怕死人和牺牲,中国有六亿人口,死了三亿还有三亿,我们可以用三亿人打一场核大战!
赫鲁晓夫很有些震惊……
当时中苏关系还在蜜月期,两人在游泳池里会谈,相对都比较放松,赫鲁晓夫提议说让师哲一个人做翻译,他的中文翻译就不用了。两位领导人的身材都不那么健美,当时也没有摄像或者拍照,能记下这段会谈内容的可能只有师哲一个人。后来很多人写文章,猜测了很多这次会谈的内容,基本都是胡编乱造。
师哲先生记下这段会谈并写入回忆录,也是为了颂扬伟大领袖的胸襟和豪气,反衬出赫鲁晓夫的懦弱和胆怯,没有丝毫贬损毛主席的意思。
赫鲁晓夫回国后不久就下令撤回了在中国援建的核专家,中苏关系迅速交恶。
现在回味这段谈话,还是有后背发凉的感觉。老子《道德经》里面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几亿人的生命在伟人眼里可能真的也不算什么,但是一直有很多普通百姓自愿热烈的想去做刍狗,就有些奇怪了!
现在也理解了老子的另外一句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最近听说师哲先生的回忆录重新修订出版了,不知道这段会谈的内容还会不会出现在新的《在历史巨人身边》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