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之志行(4)

孔子之志行(4)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8:20 被阅读0次

    ——《述而篇》第6-7章回顾梳理

    《述而篇》第六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有志于大道,据守于德,依倚于仁,涵泳于六艺。”

    朱子曰:“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闻道,其实是有先后的,这个先后顺序就是先志于道。志于道,《学记》说:“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学习必须先立志。立什么志?《孟子·尽心上》王子执问曰:“事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为尚志?”曰:“仁义而已矣。”立志就是要求仁义。《里仁篇》第九章,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种“志于道”,所表现出来的并非真正的“道”,故不足与议。如果真正志于道,他是不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的。立志的关键是把“道”放在首位,只有有了这个志向以后,我们的心中才有目标、有旗帜在那儿,才能时时刻刻地念兹在兹,拳拳于心。

    “据于德”,“德者,得也”。钱穆先生说:“求道而有得,斯为德。仁者心德之大全,盖惟志道笃,故能成德于心。为据德,始能仁显于性。”

    “依于仁”,《里仁篇》里,孔子说:“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想养成为君子,就要时时处处不违仁,用功紧密,处处修行。

    “游于艺”,这个工夫怎么做,那就是学。凡学习,做功夫,总要有个着手处。“六艺”就是实实在在的可行的落手处。通过对“六艺”学习,近仁近道。“游”,是一种状态,像游泳一样,全部身心都沁入其中,而且能够驾驭之。这种“游”是很自在,不紧绷的;“游”是一种最高境界,一种和乐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自然而然地将“道德仁”统一在一起的境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六艺”是一种递进关系。人要成为一个完人,要先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然后以仁为辅助,再去修六艺,这个过程也是一以贯之的,相辅相成的。这既是孔子的教学大纲,也是孔子的实践,我就是这样学来的,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的次第。孔子十五岁志于学,学的就是道。“志于道”,就是立志了,然后一步一步做。“据于德”,德是中庸之心,就是中正之心。说一个人品德好,就是没有偏心。德性好,就是没有私心。天下大道,一道而习,就是德。“依于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搞好关系。最后学六艺,其实学习任何事情不专心啥都学不了。

    《述而篇》第七章,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修”,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我带了学费来,十条干肉,可能比较少了;另外一个是把自己整理很整齐、干干净净,保持一种恭敬、容貌严肃的样子来拜见,不是有“人洁己以进”吗,哪怕是不带干肉、把自己梳洗得干干净净的来,也表示一种恭敬。一个人如果能洁身来求教,孔子便赞许他。说明这有一个外在表现,因为人心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检查。不追究以往如何,拿礼来求学,或是洁己来求教,孔子都愿意教。这些看似简单的条件,意义何在?为何定这样的规矩?

    《易经·蒙卦》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这样一个礼节,说明有求学的心和求学的志向,夫子就会去教诲他。《孟子》里孔子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乡愿的人是没法去教育他们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这样一个礼节和求学的心,孔子才会去教诲他们。“束修”,就是抱着一颗求学的诚心来,我就可以教你。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态度吧。

    这一章为什么放在这里?承接上一章,跟前面的主旨紧密相关,“志于道”,要看学生自己的诚心是否在,对于没志向的人,孔子会是什么状态呢?下一章马上就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禀赋的人的具体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本章是承上启下的,前面讲的是自己,后面是对学生的一些方法,与本篇《述而》紧紧联系,所以,我们更要对古者真信、真敬。

    此外,“未尝无诲”与前面的“诲人不倦”,也是紧密相承,更是孔子“述而不作”的再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之志行(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a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