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专著感受狂欢节读书学习方法
知识生产的秘密武器——一元化笔记

知识生产的秘密武器——一元化笔记

作者: 丁香新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2:00 被阅读62次

我们老祖先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再好的记忆,也不如把内容用笔写下来,记的完整。看来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笔记的重要性。

有的人记笔记,经常把要记的内容分类。

比如工作有专门的工作笔记,名人名言也有一个专门的笔记,看书的过程中比较有感触的句子,也专门记在一个本子上。时间一长这个习惯就坚持不下去了,为什么呢?一方面在进行记笔记之前要考虑这些内容要记在哪个本子上;另一方面有时候需要用一个句子来增强说服力,可是却忘记这个句子在哪个本子上,找起来也费劲。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给我们推荐一个方法:一元化笔记法,能够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独创了“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这些在商务人士当中大受欢迎。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一元化笔记法,这种笔记方式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他将多年经验总结成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的10年间,销量已经超过了30万册。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什么是一元化笔记呢?就是一个本子可以记录任何你想记录的东西。

书中还介绍了一元化笔记的优点和使用规则,以及进行创意生成的步骤,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这就是进行知识生产的过程,无论你处在哪种记笔记的方式中,一元化笔记法都是最好的选择。

用一元化笔记收集信息

要进行创作,必须先收集信息,这就好比要做饭,必须先去买菜一样,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用一元化的笔记法来收集。

一元化笔记的优点

1.记录下来轻松

无论是生活中的信息,还是工作中的创意,所有你想记录的内容都可以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看一下作者展示的笔记:

  工作日志和日记

碰头会和采访内容的记录

研讨会的大纲和关于其内容的笔记

工作中使用的资料的剪报

客户寄来的信件和明信片

写有创意的便签纸

报纸和杂志的剪报

书籍的复印件

电影和电视的观后感

收到的名片

其他纸质笔记,如旅游是收到的小册子.票据.存根.书的腰封

看完上面的展示,你会发现,只要想记录下来的东西都可以记录下来,是不是特别省心。有了想法就可以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也不用非要找到专门的笔记本,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妈妈再也不怕我没有记录了!”

2.找起来容易、安心

图书馆的书都是按照类别来存放的,想找到其中的一本书,即使是有计算机的帮忙,我第一次也找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如果笔记也是按照类别来记录,一旦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估计找到所需的内容时,自己的灵感早跑光光了。而如果采用一元化笔记来记录,只要知道大概时间,找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

以前没采用一元化笔记之前的有天晚上,我在家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方案,就随手写在了一个地方,而没有写在工作的笔记本上。第二天匆匆起床来到公司,想找到昨天的那个方案,却发现不在工作笔记本上,害得我被上司一顿臭骂,关键他还以为我说谎。如果一直用的是一个笔记本,岂不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坚持做也不费力

把各种想记录的信息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这样再也不用在想起一个想法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要记在哪一个上面,坚持下来也特别容易。

就好比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想把它记录下来,如果是分类记录,还要考虑这个故事是关于冒险的呢?还是属于爱情的呢?一个故事往往有很多元素构成,按照不同的元素,可以分的类也很多,如果在记录之前还要分类,坚持下来就,太就不容易了。

再比如想要健身,如果选择必须在健身馆去健身,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可是如果选择在家里锻炼是不是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做,坚持下来也比较容易。

人一般都有惰性,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慢慢地就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坚持一件事情,一开始就让它简单化,过程也就变得相对容易坚持了。

记录笔记的规则

1.时序化

为了方便后期的查找,奥也宣之建议在每条记录前面,加上六位时间,具体是:年的后两位+两位月份+两位日期。

比如我在2018年8月05日,写了一条笔记,在笔记的最前面就可以加上时间标识:180805。这样子,既方便后期寻找,又方便在以后重读的时候通过这个日期,回忆起来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读的这个内容,有助于产生新的感想。

在开始使用笔记本时,要在笔记的书脊处写上三位的数字编码,第一本就写001,第二本就写002……,用完上一本下一本接着这样写。

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奥野宣之所展示的笔记本已经是编号为“189”。可见在用这个方法记笔记的十年中,他已经完成了188个笔记本。这么多的笔记本找起来,也肯定不方便,但是只要给每个笔记本上,写上序号,找的过程就相对容易。

2.葱鮪火锅式

记笔记的时候采用原文+评论的方式来记录。在看到感触内容时,除了把原文写下来,也要把感触也写下来。因为对你有感触的原文也会对别人产生感触,把自己看原文的感触写下来,感触就是自己的思想。积累的多了,就会引发灵感,就可以进行创作。如果只是记录下来有感触的句子,这些句子最终也只是广泛性的知识。

在写下自己感想的时候,还会引发别的思考。奥野宣之在文中就提到:不是有思才写,而是有写而思。看了这本书后,我有意识地对自己看过的内容进行评价,发现评价的文字写完之后,自己都要看好几遍,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又产生了新的想法,真正是:“为写而思”。

3.日常生活中发现新知

普通的生活就是简简单单,可能就是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东西。

小时候看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看到他写的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心里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得想:这些故事,蒲松龄是不是都经历过?要不怎么写得如此的扣人心弦?后来,读到了蒲松龄的故事才知道,他为了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就在路边摆上茶汤,搭上凉棚,等人路过的时候与之闲聊,注意听发生在这些路人身上的故事。最后再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就变成了一个个传神的故事。

日常生活中也有新的知识,只要我们具备发现的意识,就可以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咀嚼、发酵收集好的素材

素材收集好了之后,需要对素材进行咀嚼,为什么要用“咀嚼”两个字呢?就像吃美味一样,我们不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一口就吞下肚,要把食物在嘴巴里面来回地咀嚼,细细地品味。

对于收集好的素材也要采用这种方式,经常没有目的地重读笔记,将自己的感想写在笔记上留白的地方,如果留白的地方小,则可以写在另外一张纸上,写完后再用胶带粘贴到笔记上。之后,再阅读最新的感想,再进行咀嚼,重复这一过程。

也可以尝试把不同的笔记进行组合,从而产生出新的创意。这个步骤就好比,把菜买回来之后择菜的过程。去买菜的时候可能是按照菜谱买的,但是在择菜的时候可能又发现,可以把不同的菜搭配到一起,从而产生新的菜式,新的美味。

从顿悟到成果的具体化

  这步要怎么做呢?在书中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只是一再强调:要多动手,反复对自己的笔记进行,重读,移植或者复印,让各种素材在脑海中发酵。这样做 , 灵感在某一个瞬间,不知不觉就可能跑了出来。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这是美·詹姆斯·韦伯·杨的一句话,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原有的元素”和“重新组合”,对于知识生产来说,“原有元素”就相当于摘抄在笔记上的一个个内容,而“重新组合”就是利用自己的思维把这些内容重新的组合起来,从而产生出新的创意来。

对于历史,大家的感觉普遍是比较枯燥,那繁杂的人物和时间让人记得头疼。看完一本书,大概只能记得有限的几个人,而《明朝那些事》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书,却能让人津津有味地阅读。作者是以明朝的历史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思维和创意,就写出了能让人百读不厌的历史类书籍。所以想让自己进行知识生产的人们,赶快动手+思考吧!

有效的整理信息是知识生产的基础,每个进行知识生产的达人都有记笔记的习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不仅给初学者提供了整理信息的方法,还提供了怎样进行知识生产的步骤。借助这本书,我们在收获整理信息技能的同时,又得到了明确的向导,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涓涓细流_Jane:翻阅作者的《旅行手账指南》后,才关注并阅读到作者其他的书籍,他的一元化笔记记录方式真的适用,避免了找不到、分类过细出现选择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已在用他的方法,不过在工作记录上还是区分
    丁香新语:@涓涓细流_Jane ❤❤
    涓涓细流_Jane:@丁香新语 :+1::+1::+1:
    丁香新语:@涓涓细流_Jane 奥野宣之的方法确实很好用,我自从看了之后也一直在用,但是为了查找方便,我也做了分类,可能以前的习惯改起来比较困难。不过,无论那种哪种方式,自己用着舒服,能坚持就好。

本文标题:知识生产的秘密武器——一元化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b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