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的,好像一切都有缘由、有联系,有某种隐隐约约、如有如无、飘飘忽忽的预示,郑乾最近总是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晒跑步截图,每天5公里的,那是他的一个学生的朋友圈,不知道为什么郑乾会注意到她,也许他是第一节课上第一个宠着她微笑的学生吧,但是随后,她就慢慢缩到教室的后排去了,大约也换了几个男朋友,他们之间也就没有太多交集了,朋友圈还是能够看到的,就像注定中有些人得插入到人生中,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完成了任务就走,郑乾觉得他的学生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好像在提醒着他去操场跑步,已经中断了三个月的跑步,让他忽然再跑起来,他竟然还有些紧张。
他觉得他的学生发朋友圈一定是有使命的,是冥冥之中的使命,而不是故意有意地为了某种目的发的朋友圈,冥冥之中是在告诉他去跑步,跑起来后面的剧情才能再次展开,他现在卡在了一个环节和节点上,需要一个刺激来触发,而这一切都是跟跑步相关的,至于会发生什么,那不是挣钱能够掌控的,也许会加入到某个社团,也许会碰到一些人,也许会遇到一些事,然后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就会进入到他的世界里,发生联系,聚变和裂变,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的慢慢变大,郑乾有把事情变小,变没的能力,他用的是漠视的手法,而他一旦对什么都漠视起来之后,剧情就没法子发展了,就像一部戏剧里他是居中的主角,却什么都不做一样,他什么都不做就没法子碰到对手和朋友,故事就没法展开,也许导演是看不下去 ,而又无法更换主角,就只能用着边边角角的手段给郑乾以刺激,让郑乾冻起来,不然这个剧情真是乏味透顶,观众都要没有了,郑乾意识到应该是这个问题,他也不是油盐不进的人,既然那些预示这么赤裸裸地,他决定晚上去跑步了,髌骨带、腰包、衣服和跑鞋都塞柜子里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是时候抖露出来了,郑乾是配合着导演的,照顾着观众的情绪的,他不能自顾自地活着了。
这是第一个预示,郑乾是猜的透的,也是平铺直叙的明摆着告诉他的。
第二个预示郑乾是看不懂的,他的老婆在早上7嗲多的时候,给他打电话,用的是他儿子的手机,郑乾不知道他这么设计的初衷,背后的含义,郑乾没看懂。电话里是平铺直叙的,车撞到柱子了,大灯碎了,保险杠和引擎盖瘪了,恰恰是在假期的前几天,郑乾不知道这背后的意思了,不想上一个他可以随即做出反应的,还是两个事情有关联的,郑乾的思绪开始望着玄学上走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已经无法解决类似这种神乎其神的问题,也让他自己编的神神叨叨的,是一种惩罚吗,不知道,还是因为第一个预示的决定的奖赏,郑乾不懂,他有一些快意,但也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这种小事情开始想到他了,她那种胆小怕事的性格与她表面上的彪悍却大相径庭,起初郑乾是不懂的,但也大约摩挲到其中的逻辑,人都是有本质属性的,看起来矛盾的截然不同的两者,也可以在更高维度上调和,这在他对他老婆的观察中得出了结论,她本质上懦弱的,表面上的彪悍是为了保护她懦弱的本质,两者就调和到一起了,就像郑乾自己一样,郑乾内心是刚硬的,但是表面上却畏畏缩缩的,这也是一种调和,他怕自己刚起来会六亲不认,他也确实是这么一个愣头青一样的人物,干起事情来的决绝程度绝对是铁石心肠的,任何人也没法子撼动的。
这个预示是告诉他什么呢,郑乾依旧看不太懂,他也就只能被事情推着走了,当然他喜欢思考的习惯依旧迫使他追问着,偶尔想一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他把上一次的事故的联系起来,起初他老婆也是信誓旦旦的对方的问题,郑乾也是怀疑的,事后也确实证实了,他老婆的话要打折扣的,郑乾已经学会了对所有人的话都打折扣,只是打折扣的程度不同罢了,对家里人折扣小一些罢了,起初他是不懂的,对家里人的话都言听计从,他认为他们的话是100%纯净的,但是后来才发现还是自己太天真的,理想的要命,这不是人品的问题,只是人性罢了,是个人都会在对外的时候都会选择性的说话,就连郑乾自己也不例外。郑乾也开始打折扣了,最终的事实也是双方都在争抢而产生了碰撞,两方都有责任。而这一次是全部都是他老婆的问题了,自己撞到柱子了,这再怪柱子就太牵强了,郑乾隐隐约约觉得,这也是导演的剧本,是在上演的一场报复中的引子,只不过他的老婆变成了敌人而已。至于后来的情节,郑乾是无法探知的,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前面是浓重的雾气,看不清前面的路,有没有坑,有没有人之类的,只有走过去才知道。
郑乾对待这两个预示也就只能这样了,确凿的事,他晚上得履约去跑步了,更何况现在没有多少课了,他也把游戏删掉了,看书看得头疼,跑步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唯一的选择,他是被引导到过去了,也就只得顺势而为了。后面的预示,也许只能在他回去了再说了,走一步看一步,郑乾也无法做到像导演一样,预支情节或者设计情节,他是故事的主角,也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那些丝丝缕缕的联系和预示都是一种束缚,比牢笼和钢筋更冰冷和坚硬,他们是温柔地把你绑住的,任何一点都动弹不得,不是可以用蛮力可以扯碎的砸开的,郑乾只得走下去,边走边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