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016 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016 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作者: 7cd6a9e63cbd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06:15 被阅读0次

【阿含经故事选】(17)

第一篇 佛

庄春江编著

016 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侍佛陀来到憍赏弥城游化,住在城郊的瞿私多园。

这天一早,尊者阿难准备进城乞食,看看时候还早,就绕道前往附近一处普行派外道驻留的园林。

到了外道驻留的园林,尊者阿难与众外道们问讯行礼,一番客套后坐定,尊者阿难听到其中一位外道这样说:

“任何人,只要能保持十二年清净的梵行,就可以称为漏尽涅槃的修行人了。”

尊者阿难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但又不确定到底错在哪里,无法提出反驳,只好保持沉默,心想佛陀一定知道,回去再问佛陀好了。于是,尊者阿难离开了他们,自己进城乞食去了。


乞食回来,用餐过后,尊者阿难就去见佛陀,将早上听到的论点,向佛陀报告,然后提出他的疑问:

“世尊!在您的教法与戒律中,可以单依出家修学时间,来认定他是漏尽涅槃的比丘吗?”

“阿难!在我们的教法与戒律中,单依出家修学时间,是不能认定漏尽涅槃与否的。阿难!有七个通往漏尽涅槃的修行次第,我自己清楚地知道,不只是知道,而且亲身体证,然后也这样教导他人。哪七个呢?那就是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

阿难!有的比丘,在满十二年间梵行清净,成就这七个修道次第而漏尽解脱,有的二十四年,有的三十六年,有的四十八年不等。”


按语:一、憍赏弥,汉译《阿含经》中多作“拘睒弥”,为佛陀时代印度恒河中游支提国(另一说为婆磋国)的首府。瞿私多园,汉译《阿含经》中多作“瞿师罗园”。“瞿师罗”是一位富家长者的名字,他捐献了一片位于拘睒弥城东南方郊外的园林,并在该园中盖了一座完善的精舍,专供佛陀及比丘众们居住,此座精舍即称为瞿师罗园。(参考《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

二、普行派外道,原译文为“外道普行者”。“普行者”也译为“游行者”、“遍历者”。古代印度婆罗门将人的一生,依年龄与责任分成四个时期︰学生期、家长期、林栖期、游行期。处于游行期的婆罗门,远离世俗,居无定所,四处游历,故称游行者。佛陀时代,婆罗门以外的修行者众,除了佛陀以外著名的宗教领袖有六位,称为“六师外道”,他们多仿照传统婆罗门教游行期的无家(出家)方式生活,所以也都称为“游行者”,但为了与婆罗门的“游行者”有所区隔,多称为“沙门”。佛典中所说的“游行者”,都指这类之出家者。佛陀或佛弟子原亦称为“沙门”、“游行者”,后来为了与外道出家有所区别,而称为“比丘”(参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游行〉条)。另,“六师外道”中的末伽梨拘舍梨,末伽梨为其姓,意思是“常行”或“普行”,所以推断译文所说的“外道普行者”,也可能是指末伽梨这一派的修行者。(参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末伽梨拘舍梨〉)

三、《增壹阿含第三○品第三经》描述一位证得须陀洹果位,但不会神通的尊者君头波汉,是一群僧众的上座,而证入阿罗汉果,且具足神通能力的尊者均头,只是一位下座沙弥。论上座与下座,是僧团中的伦理,依律典,这是取决于出家年资的:出家年资九年以下的,称为下座,十至十九年的,称为中座,二十至四十九年的,称为上座,超过五十年,德高望重的,称为长老(耆旧长宿)(《毗尼母经》第六卷)。尊者均头沙弥,《须摩提女经》说他是年纪最小的沙弥,只有七岁(最少沙弥,名字均头,年始三四)。这是解脱证果,可以与出家年资无关的另一个例证。不过,证果归证果,僧团中的伦理,还是依出家年资来论的。

四、梵行的最初意义,应当是指与梵天德行相应的行为要求。梵天有什么特德呢?一是没有男女两性的欲望与性行为,二是慈悲,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称为四梵住、四梵行。非婆罗门的出家修行者,当然不会以生梵天为志,所以梵行的内涵,当指清净无瑕的德行。

五、故事末段,从译文来看,含意不太明确。其中,佛陀所说的十二年、二十四年、三十六年、四十八年,想必只是响应外道十二年说的数目而已,不会是至少要十二年才能有成就,因为尊者舍利弗,经佛陀半个月的教导,就证得解脱了(参考故事〈舍利弗的得解脱〉)。另外,故事中佛陀也曾明确地说,佛法修学的成就,不是看修学的年资(时间),而是看解脱的实质内涵完成与否,如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等七者。也就是说,成就解脱并没有时间表,什么时候具足了,就什么时候证入,《杂阿含第五五○经》、《杂阿含第五五四经》说的“非时通达”,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虽然汉译《阿含经》没有这则故事,但“无关年资”的教说,是一致的。

六、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等七个通往漏尽涅槃的修行次第,并不是佛陀固定的说法,如《增支部第七集第三九经》就不是这样说的。这种不同,是佛陀契机与教化开合的不同,本则故事不拟以此为探讨重点,只想介绍解脱成就“无关年资”的观念”。

相关文章

  • 016 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阿含经故事选】(17) 第一篇 佛 庄春江编著 016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侍佛陀来到憍赏弥城游...

  • 破译《黄帝内经》DNA,3天通任督7天通中脉!!!

    焕发光彩容颜 提升机体魄力 通达任督中脉(非初浅的意念通,可达深层次的经络通,渐入骨髓通,且接近圆满的通达率。) ...

  • 年资

    年资不等同于经验。一般认为年资越久越有经验,其实不然。号称有几十年经验的老理发师,手艺不如年轻人,做了一辈子饭的家...

  • 行医经验

    低年资医生探讨的是症状和诊断。中年资医生探讨的是鉴别诊断和治疗手段。高年资医生探讨的是纠纷和法律责任。大师探讨的都...

  • 静以修心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与图无关。

  • 【冬至特稿】冬至非诚勿扰——无关爱情,无关小刚,无关孟非

    冬至前夕,阴雨连绵。无聊中翻看旧片《非诚勿扰2》,竟然看得双眼湿润。说实话自从今年冯裤子“人设”突然踏陷,连带着他...

  • 016-岩玫瑰-非玫瑰

    岩玫瑰,其实与“玫瑰”没有一点联系,它的名字是因为它树脂的口香糖的形状以及它的粘性而来。一搜索其相关的信息:发现原...

  • 关于禅,悟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 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五)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 2020-03-30缠中说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五

    夫禅,即一切非一切。禅者,即禅宗非禅宗。禅宗者,非禅宗,是名禅宗。执禅宗所谓历史而学问者,于禅宗无关,于禅亦无关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6 无关年资的非时通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l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