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了快一年的时间,嗯,时间真的是飞快。
可是,这一年却是我近20年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远离了工作压力,没有家庭生活的繁琐,在人到中年大多数人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抬不起头的时候,我却意外地获得了这份难得的轻松与自在。
我常常自己偷偷地笑,这真是上天给我的一个莫大的恩赐。
自15岁离家,我的生活就一直被外部世界所左右和安排,我没有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我的世界不断被外界环境打扰,从瑜伽的角度来看,那些年过得,充满了VATTA能量,于是也让我的内心VATTA能量爆棚,无时不刻都充满了紧张与焦虑.
我曾经是军人,在一家三甲医院当护士,,听起很不错.父母对我这样的工作很满意。可唯独自己不喜欢。
体制里的生活就像是在一个金色的牢笼里,我不需要思考,每天按着别人安排好的日常去做就可以了。
但我并不喜欢做护士,我不喜欢去照顾别人。虽然这工作看起来那么的崇高与伟大,我偶尔也会被这份职业带来的光环所迷惑与感动,但是,更多的是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巨大的压榨感。
工作需要付出,需要去关爱病患,需要给予别人关照,但是,我的内心却经常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每天都去关爱别人,长期下来,内心情绪情感被严重透支与耗竭,我经常感到精疲力竭。我不知道其它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她们都是如何解决这些困扰的?但我有,可悲的是,我在周围人身上似乎并没有发现同样的困扰,她们都很敬业,每天都鸡血满满地工作,毫不疲惫,毫不倦怠,毫不困惑。这加重了我的自我否定。我觉得自己像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随时会被忽而来的情绪风暴淹没,摇摇欲坠。
情绪是非常真实存在的,无论怎样被打鸡血,无论怎样在道理和道德层面说服自己,无论读多少遍南丁格尔的传记故事,都无法消除内心的疲惫与无力感。我在这工作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耗竭,但我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和方向。
这样的困扰持续了很多年,我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自15岁到部队后就一直被教导的一句话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要去适应环境,否则会被环境所淘汰。年幼的我,是多么害怕被淘汰,成为一群人中孤立的一个存在。于是,我拼命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我拼命成为那个所谓的优秀。虽然知道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这样做。在这样严酷的价值体系下长大的我,面对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一遍又一遍地检讨自己,鞭策自己:你要适应环境,你要逼自己成长。我不断逼着自己去努力工作,去适应环境。可是只有自己知道,真实的内心,充满了多少冲突与矛盾,还有委屈与不甘。现在来看,这个价值体系,完全忽略了作为每个人与生具来的独特的特质,有些人天性里喜欢竞争,喜欢赢,喜欢关注外部世界,而有些人天性喜欢安静平和,更关注内心精神情感世界。完全不同的特质,适合从事的职业也是不同的。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会有各种不同的工作和职业,才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用这种完全一致的框框去框所有的人,是非常残忍的。而那时的我,并不认为这套评价体系有问题,我认为是自己不行,是自己适应能力太差,内心对自己充满了负面的评价,还有各种暴力的批评。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的工作很难出色,我每天既要应付外在琐碎的工作事项,又要一遍遍给自己打各种鸡血,安抚自己随时而来的情绪风暴,疲惫不堪。
经过十几年与自己的内耗,我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会变成一个对生活对生命完全丧失感觉的麻木的老女人,我行尸走肉般地穿梭在工作与生活两点一线之间,拼命想挣脱却又被深深的无力感击败,我几乎要绝望了。但是,天啊,终于,在我的内心即将全线崩盘的时候,给我安排了这样一大段的休闲期。
O! MY GOD!太好了!!
我开始随心所欲地安排作息。
我每天想睡觉就睡觉,要看书就看书,想写毛笔字就写毛笔字,想听音乐就听音乐,想出去闲逛就出去闲逛,想玩一天手机就玩一天手机,要追剧就连着追几天剧。在8月份的时候,我竟然像个高中女生一样追男星吴亦凡追了一个月,我把他所有的电影和访谈综艺节目都看了一遍,把手机主屏幕锁定屏甚至微信的主页都换成了他的头像,我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的高中生活......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这种内心的自由让我欣喜若狂。
天啊,还有什么比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完全由自己作主说了算的感觉更好的感觉吗?没有!!
这简直就像是从牢笼里飞出的鸟儿一样。我自由了。
就这样过了快一年。
嗯,就酱,很好。
我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还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l��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