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传记归属文学领域历史故事一类,关于“传记”这类书籍的特点是这样描述的,“传记是有启发性的生命的故事,可以当作我们生活的指引”,“一直以来传记就有混合的传统和混杂的特性”。
书里将传记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传,另一类是他人为其写的传记,这其中又分为三种:定案本、授权本、一般传记。
定案本的传记,是在已经有多个版本传记之后,收集、整理、查证各种历史资料写就的一份完整详尽的学术报告,它是传记类型中最接近历史事实,也是最不容易阅读的。
《托马斯·杰斐逊》就是这样一本定案本传记,此书的“致谢“页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参考书目和人名。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四大国父之一,《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第一任国务卿,第三任总统,可以说想要了解美国精神、美国历史,杰斐逊是这一切的源头——他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和开拓者。
这本传记偏学术,开篇简单一两句话交待杰斐逊种植园主贵族的出身,紧接着就进入ZHI治历史生活的主题事件——《独立宣言》的起草,任职驻法公使、国务卿、副总统、总统,一直到他的暮年生活。书中,除了小段篇幅讲述到杰斐逊那位颇有争议的混血奴隶妻子,绝大部分篇章都围绕19世纪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不同党派针锋相对的政见展开。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杰斐逊在第一任总统就职期间做的三件大事:巴巴里战争、路易斯安那并购案、刘易斯和克拉克远征。
巴巴里地区海盗猖獗成性,初创的美国也经常受到其骚扰,杰斐逊曾作为谈判代表和海盗们商量巨额赎金一事,因此对此深恶痛绝,强烈建议成立美国海军,在他就职的第三个月,美国海军舰队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扫荡,并取得连续胜利,从此巴巴里地区恢复平静。
从杰斐逊对这件事的处理,足以看出他的坚韧性格。他将海军在大西洋剿灭海盗的行动,十分优雅地称为“持续巡航”(有意思的是,几百年后的今天,“持续巡航”依然在继续)。
还有路易斯安那这块占美国领土一半的土地的获得,也令人叹为观止。没有花费任何代价,只用些许外交上的手段,原本只想买下新奥尔良这个港口,谁知急需现金的法国大手一挥,送上整片土地。
这一招“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实在高明:表面上支持法国和海地的战争,实际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法国后来惨败,决意放弃路易斯安那和新奥尔良地区,杰斐逊趁机开价买进,最后得到“买一送一”的意外结局。
总的来说,杰斐逊在总统位置上的这三件事看起来各自是独立的,本质上却是一样——稳固和扩张疆域。
对外杰斐逊是一把好手,对内也是。
为了实现自己的上述理想,他独具特色地结合了严守规则和灵活应变的策略,比如在巴巴里战争中,利用国会休会的间隙,命令海军出海,等军队已经远到无法召回了,才报备国会,不愧是杰出的ZHI治家。
以上是杰斐逊ZHI治方面的成就,此外他还博学多才,主修哲学、法律,同时精通农业、园艺、建筑、古生物、密码,常常以科学家自居(这一点和同为《独立宣言》起草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很相像),他说:“人类的救赎在于发现、创新、教育、实验”,也许你不知道,我们今天餐馆使用的传菜升降梯就是他的发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