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漫谈(一)

作者: 莲花静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16:28 被阅读268次

    看了很多简书上的文章,尤以谈写作为题材的最为突出,看似有观点有思想是干货,可是亲,我咋就是不想读下去。这分明是典型的老师在敲黑板,很抱歉我觉得这是在搞强~奸。

    我心目中的作品,应该如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在如烟似雾的薄雨中,撑着一把纸油伞,婀娜多姿地走来,朝你莞尔一瞥,已令人心旷神怡,就不由自主要跟过去。

    或者如周星驰的电影,苏灿和父亲在街头被逼吃狗食,在大笑狂颠中搭肩而去,却留给人心酸。

    这才是好作品要达到的效果吧,即便是如干货类文,我也想有这样的快感。只是,我的文章离这样的高度差得太远。

    最近读到我喜爱的作家苏童,他在谈到自己在回看以前作品时的感受,用“捶胸顿足”来形容,我就有些释然,一个科班出身的作家都有此感,看来我这半路出家的也不必太过自责,以免妄自菲薄而停滞不前。

    写作是一场内心的抽丝剥茧,他们象一群不听话的孩子,拉扯着你,这个说“写我,这个是时下热点”,那个说“写我,这是个感人事件”,还有的在说“写我,这才是你的观点”……天啦!我横下心毫不留情地,手起锤落把它们一个个、打地鼠般地敲下去,又紧张地着下一个不知会从哪儿冒出来。

    这样就导致的结果是:我有时担心自己会精神错乱。因为写什么,我还是要思量好,关键是大多情况下考虑不成熟地去写,它们注定要流产。

    再说到苏童,读他最早的作品始于二十年前,当时伯父带给我的几本书中,其中《小说月报》里有一篇《肉联厂的春天》,让我抑制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现在还能记得主角金桥与厂长徐克祥的第一个照面。

    文中以金桥的视角展开讲述,内有大量的心理描写。金桥没有随众地对徐克祥投以鄙视心理,相反,他从第一次见面时的仪表及谈吐中就发现,他像极了自己所崇拜的那位著名外交官,发现了他卓尔不群的闪亮光,这一点,很像现实中从不人云亦云的我自己。

    这就让我对写文除了旗袍女诱惑和周星驰电影之感的另一层认识,平辅直叙也可以成为行文一大亮点。《肉联厂的春天》故事主线围绕着金桥想调离肉联厂,所展开的一系列艰难周旋,在徐克祥最终同意的情况下,两人一起愉快畅谈,却被擅离职守的工人无意中一并锁入冷藏间。

    文章读到最后我扼腕叹息,内心伤悲不已,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可能就是除了这篇小说跌宕起伏,行文优美之外,它留给我的一个巨大的痛点。

    小说除了金桥不惜和女友决裂,也不愿放弃自己的原则之外。还留给我两个永难磨灭的经典片段:金桥在被徐克祥拒绝签字放行后,看到屠宰场工人在猪肉上写徐克祥名字时,他第一反应是毫不犹豫地去擦拭。还有:在冷冻室的最后瞬间,金桥都在做着他的外交官之梦。这也使他死亡看上去充满着浓郁的悲剧色彩,那个钟情于国际新闻和外交辞令的金桥在最终永远地沉睡了过去,决别在那个春天。

    距离那次阅读现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作品中的人物金桥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启迪着我对真善美以及坚持自我的思索,并将永远继续下去,它与我的血肉已融成一体。

    这就让我惊异于文字源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每一个作者的终极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漫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ru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