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57-【深度解读】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上)

57-【深度解读】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上)

作者: 面壁者与破壁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20:17 被阅读0次
原文链接,排版更好些:57-【深度解读】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上)

昨天的文章因为篇幅问题,把最末尾的一小节「通过冥想提升专注力」的内容砍了许多,今天我们来把它展开讲讲。首先,我所知道的是,有两个最佳方案来提升专注力。一个是「冥想」,另一个是「舒尔特表」。今天我们先讲冥想。

一、冥想的好处

我先来讲一下发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吧。我大学的时候其中一门体育课就是选的瑜伽。上课时间是下午两点半,而且当时还是夏天,特别热。我记得有一次,中午没睡,大脑昏昏沉沉的,然后顶着烈日跑到瑜伽课室,还得在外面晒一下下午两点钟的太阳才进得去。整个人都热得斯巴达了,烦躁得很。而且教室里还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大风扇。然后嘛,按照前几节瑜伽课的惯例,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盘坐着冥想15分钟。老师也没多管我们,让我们铺好各自的瑜伽垫,打开音箱直接让我们开始冥想15分钟。(这个音乐我还特地收藏了下来,是张惠兰的《另一个世界》)15分钟后.....当老师让我们退出冥想之际,我居然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原本,那下午两点钟的太阳,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刺眼而火热。再加上那一天我中午没睡,脑袋很昏沉很痛,情绪也有些焦躁烦闷。但是冥想结束,我的整个视野都变得冰蓝了一些,就像是加了冰凉色系的滤镜,心情也舒缓了很多,头也不痛了。而且就算教室里没有空调,我也能切身感受到「心静自然凉」的舒适。这就是我记忆中最真实的感受。冥想的重要性和好处不言而喻,诸如什么提升专注力啊,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啊,获得更加清醒的头脑、不容易发呆走神啊,思维更加清晰啊,舒缓情绪啊之类的,太多太多了。总之,说一句实在话: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成绩;对于打工人/创业者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赚到更多的钱。就这么朴实无华。

二、冥想的概念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觉得一定要像修仙一样打坐静修,还有什么闭目观想到太阳、彩虹、光团之类的奇奇怪怪的图像,才算是冥想。没有,完全不是!因为太狭隘了。冥想,拆开来看,就是「泯灭想法」。 所以广义上来看,只要是能让你泯灭想法的事情,全部都可以称之为冥想。➤比如,健身。我大学期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地去控制哑铃,全神贯注地去控制肌肉的紧张和舒展,控制哑铃的运行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我脑海中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有「力量控制」这一个想法,那么这个,就是属于冥想。➤还有,瑜伽。当你在瑜伽垫上,集中所有精神在控制身体平衡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也都是只有「控制平衡」这一个想法,那么这个时候,也是属于冥想。➤甚至是读书入了迷。当你能不受外界所有干扰,全神贯注在书中的内容时,其实,也是冥想。发现了吗?虽然冥想的表义是让我们泯灭想法,但实际上,并不是泯灭所有想法,而是泯灭其他所有想法,只留下一种。也就是将我们的意识归一。但是,可能会有杠精跳出来说,我打游戏的时候也是全神贯注啊,但是我注意力就是不够集中,容易涣散,这你怎么说?那么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了。打游戏、刷短视频,实际上你是被动地进入了专注的状态,你并没有主动地去控制意识!是的,就是主动控制意识。所以,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概念就是「意识和觉知」。这个概念,就是专注力的源头所在。

三、什么是意识和觉知

我举个例子,现在,你可能正捧着手机看我的文章,正打算用手指去划动屏幕,那么,此时此刻,你是否能察觉到,你的右脚最大的那根脚趾在做什么?能不能让它轻微地颤动一下?如果我不说,恐怕你一直都不会想到把意识投射到它那里。甚至,我现在说了之后,而且你也把意识投射了过去,并察觉到了右脚趾可能正在扣地,但是刚刚那一刻,你的左脚趾呢?刚刚你是没有意识到左脚趾的状态的,你并没有“觉知”到左脚趾在干嘛。所以,意识和觉知,就是当你把意识投射到某个地方,你才能觉知到那个地方此时的状态。这就是意识和觉知之间的因果关系觉知,就是注意到、感知到、察觉到、或是了解到某种事物当时所处的状态。而想要“觉知”,就必须要把我们固有的“意识”投射到对应的地方。

四、为何意识和觉知是专注力的源头?

现在你已经简单了解了「意识和觉知」的概念,也大概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平时无法专注的时候,用意识和觉知如何进行解释呢?那就是,当我们的意识投射到学习内容上的时候,你可以专注地学习下去。但是当你思绪开始飘忽的时候,就相当于你的意识不受控制地开始转移,转移到了其他奇奇怪怪的地方。意识开始转移,那么你的觉知也会跟着转移。这就是“发呆走神”的根本原因。所以,注意力差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意识」的控制能力太弱了。你的意识不受你的控制,自己飘走了,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涣散了。

五、冥想的原理

在讲冥想的原理之前,先介绍一下最普适的冥想法——控制呼吸。按照一定的节奏,如「一四二呼吸法」:一拍吸气,停四拍,然后两拍吐气。具体就是,如果你花 2秒钟来吸气,就暂停呼吸 8秒,然后花 4秒吐气。这里要注意的是,中间的“暂停呼吸”就是单纯的暂停,而不是憋气。憋气和暂停呼吸是有区别的。憋气的时候,你的鼻腔“好像”是堵住的,而且感觉很用力,整个胸肺鼻腔好像要打仗似的很紧张;但是暂停呼吸,整个气管是打开的、畅通的,只是我们没去做“呼吸”这件事而已,整个人会很放松。那么,以上就是最适合大众使用的基础冥想法了。如果用「意识和觉知」的概念去对呼吸冥想法进行解密,那就是:冥想的原理,就是主动把你的意识,投射到呼吸上,觉知到“呼吸”这个动作。初学者,往往会因为脑海中的想法很多,容易走神。走神,其实就是你的意识开始偏移,自动跑到别的地方去。而冥想,就是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主动去把意识给拉回来,重新去觉知“呼吸”这个动作。在这样不断的拉扯过程中,慢慢地,你就能逐渐掌控你的意识,能够把你的意识牢牢地锁定在“呼吸”这一件事情上。而当你对意识的掌控力逐渐提升后,提升到了就算不主动控制,它也不会乱跑的境界,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专注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综上所述▼:当你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进入专注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是控制你的意识去觉知这件工作事务或者学习内容上。若是你的意识开始偏移,就是相当于走神了,不专注了。这个时候,你通过冥想所锻炼出来的对意识的掌控力,就能把你的意识重新拉回来,回归到工作事务或学习内容上,那么这样,就维持住了你的专注状态。明白了吗?听懂掌声~所以,上面这两千字的内容,就是对于「冥想提升专注力」的深度解释。

六、关于冥想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为什么一定要呼吸冥想,而不是那些观想光团、太阳的冥想法?观想光团、太阳这些玩意儿,是属于高阶冥想者的进阶玩法,不适合你我这样的普罗大众。不用想了,真的。我高中时期,甚至还托我同学把下面这张图片印刷成很漂亮的海报,作为我的观想图: 但实际上,花里胡哨的,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因为太复杂,根本观想不了,大大降低了我这个初学者的冥想效果。所以,我们只需要做最最简单的「呼吸」,就足够了。因为简单,所以持续。大道至简嘛。2)那为什么不使用第一章所说的通过专注健身、瑜伽、读书等事情来进行广义的冥想?还可以顺便一举两得。还是那句话,越简单,越实用。平时读书都容易注意力涣散了,还想要通过读书来冥想,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呼吸,就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式。控制好了呼吸,你就控制了你的人生,这是真的。 3)控制了呼吸,然后呢?做什么?控制了呼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呀。还能怎么样?再去看看前面「意识和觉知」的概念。当你脑海里蹦出了“然后要怎么样?”“然后要做什么?”这些想法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意识”,已经开始了转移,转移到了这些问题上面?对吧?这个时候你就要主动把你的意识拉回来,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把所有的意识都集中回呼吸上。此外,还有那些什么——
  • 今天的晚饭真难吃;
  • 那个同事的新衣服好好看诶;
  • 今天好像又虚度了;
  • 哎呀今天写文章的时候那个观点应该用这种表述方法更好的;
  • 有个喷子喷我了,当时我应该这样骂回去的;
  • 好像下个月的房贷差不多要交了看看还剩下多少钱;
  • .....
像这些无穷无尽的杂念,都会像魔鬼一样来对你进行干扰,这些都意味着你的“意识”开始自动地发生了偏移,跳到这些想法上面,你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主动把你的意识重新拉回来,专注去觉知你的呼吸。 4)能不能放音乐引导?这个看情况吧。一般瑜伽课会放音乐引导,但那是因为人多,容易嘈杂,用点音乐可以方便把所有上瑜伽冥想课的学生都引导起来。但是平时独自一人冥想的时候,最好保持安静的环境。5)姿势。一般正规的冥想的姿势都是盘腿正坐的,需要保持脊柱挺直,双肩放松等。但是,这些规矩,其实完全没必要的。还记得上面讲的「意识和觉知」的概念吗?你既然已经有了这部分的认知,那么就应该明白,冥想提升专注力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呼吸来锻炼控制意识的能力,仅此而已。既然如此,那么理论上任何姿势都是可以的,只不过盘腿正坐、保持脊柱挺直这个姿势效果最好而已。但是同样有一个姿势也非常合适,那就是,正卧。正卧,保持脊柱平直,全身放松,然后去控制呼吸。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不错的冥想姿势。唯一的坏处可能就是比较容易睡着了。原本你打算冥想15分钟,结果用了这个正卧的姿势,5分钟就睡着了,没有办法持续到15分钟。那么你的训练总量就不够了。不过也没关系啊,不要太在意这些旁支末节的东西。真的,一定要自由地冥想。过多的条条框框反而束缚了你。既然正卧冥想容易睡着,那就睡着呗,正好方便自己入眠了,避免了失眠的情况发生。只要晚上睡前这样做,冥想+入睡就是无比丝滑的过程。而且,等你坚持下去,你说不定能掌握控制睡眠的能力!也就是,你想保持清醒就保持清醒,想睡着就立刻能睡着!当然,如果你还是想提升训练总量,那么可以早上早点起来,或者在午睡时间,放松身体坐在椅子上冥想。只要你真的掌握了上面说的「意识和觉知」的概念,你就可以灵活变通起来了。6)有噪音怎么办?一般冥想是需要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的。若是有噪音,或许会大大影响你的训练效果。不过我要多提一嘴的就是,等你掌握了冥想之后,有一些噪音,反而是能够给你带来更大的好处。有一句话说得好:事情本无好与坏,全在自己怎么想。 有噪音,你或许会觉得,大大影响了你进行冥想训练。但是反过来,这不是可以给你带来一定的练习难度么?“主动给自己增加难度”,这就是一种「刻意练习」的形式呀。如果你能在有噪音的摧残下,也能沉浸于冥想中,把你的所有意识全部都集中到呼吸上,连一丁点儿的意识都不留给外界噪音,那么恭喜你,你的水平比其他冥想修习者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当然,初学者还是需要在一定的安静条件下训练的。如果真的很吵,无法进入冥想状态,那就主动挑安静的时间,比如,深夜睡前,或者清晨早起,或者去外面人少且安全的地方。自己灵活变通一下。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到这里啦。如果你对冥想方面的认知还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进行提问哦,也可以直接私聊我。好啦,既然都看到这里了,那就祝你,掌握冥想!共勉。

相关文章

  • 如何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如何专注?------读《深度工作》

    如何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如何专注?------读《深度工作》 总概 《深度工作》这本书算是我2017年读过的第二...

  • 如何成为深度专注力?

    这是一本《管住精力和时间的9种方法》中体到,你到最后,你的人生,不过是你曾专注的所有事情的总和。 ——...

  • 如何深度工作?

    如何深度的工作?先清楚什么是深度的工作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深度的工作:深度的工作就是你专注于对你长远有价值的事业上专注...

  • 《深度工作》

    文/美丽中国梦 《深度工作》这本书主要论述如何在网络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在专注的状态...

  • 《深度工作》

    如何善用脑力,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在这个时代,谁能深度工作,谁就会成为赢家!那如何才能深度工作呢?10点建议助你...

  • 深度工作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上午 晴天 《深度工作》是继《刻意练习》后的又一本深度解读如何做到专注力学习的好书。尤...

  • 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

    坐标:广州。 昨天下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了一本卡尔·纽波特写的《深度工作》。 市面上有很多的书,包括《拖延心...

  • 深度工作-采铜解读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解读,来自网易云音乐-电台-采铜·好书精读 定义: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非常专注地...

  • 冬日手记5

    新的一天,专注于1件事; 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 20191218阅读笔记《原则》Principles: Life

    深度解读《原则》: 掌握更高次的思考方式作者: 方军来源:笔记侠参考:豆瓣 如何变成超级现实的人?如何做出好决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7-【深度解读】如何成为一个专注的人(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tq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