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说,不好好学习,不乖乖听话,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
上学以后老师说,怎么这么不开窍,怎么才能教会你?
工作后上级说,怎么又迟到?公司你家开的?
恋爱后伴侣说,怎么就知道胡搅蛮缠,你看看人家……
再次回想这些话语,心里依然五味杂陈,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超过肉体伤害的痛苦。从前认为,暴力只属于打架斗殴闹事范围,当不断被评判,指责,说教,贴标签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暴力”的世界。
沟通不单纯是聊天谈话发表意见,更多的是表达需求!如果我们能学会非暴力沟通,那指责埋怨自然减少。
如何才能在生活中进行非暴力沟通呢?
一,区分事实和观点。面对发生的事情我们陈述事实就好,不要主观评判。人的惯性是对看到的人和事即时反应。比如,朋友约会迟到,我们经常脱口而出,没有时间观念!非暴力沟通主张,简单表达事实!
二,表达感受。清楚明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才能使沟通更流畅。感受和想法不同,当你说“我觉得”那么你在表达想法而非感受,感受就是内心的感觉。开心,难过,悲伤,慌乱……
三,表达需求。当彼此争吵生气的时候一定是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内心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愤怒情绪自然消融!关键是要把需求清晰表达出来。
四,请求帮助。我们要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怎么做。要说自己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情侣争吵往往都是在说我不要什么!女孩认为说了有什么意思?男生往往也猜不透,结果就是争吵不断。
我的情绪张力很大,亲密关系里经常剑拔弩张,让曾先生招架不住!初次尝试非暴力沟通,结果还是很可喜的。
我们距离远,电话沟通成了首选联系方式,从前他每次休息不打电话给我,我就闹,也不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伤心,也不告诉他怎么做,就只是生气!本来只是想解决相处方式结果越吵越凶,不断辐射进而认为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现在我会打过去告诉他:曾先生,这个星期你已经有三天没打电话给我了(事实)见不到面又接不到你的电话,我心里有些难受(感受)我需要你的关心,那样我知道你是在乎我的(需求)这周你能不能记得打电话给我,至少打三次,这样我们有更多时间沟通了解(帮助)。
不吵不闹只是解决事情,他自然也欢喜。现在,每星期都打三通电话,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顺滑,争吵少了,欢笑多了。
当然,改变沟通方式不是一下就能解决你所有人际关系。惯性思维依然会让你无形入坑,想要更改对习惯性反应要经常刻意练习。学会沟通是经营生活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