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沟通吗?

作者: 蚍蜉撼树1Q84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2:32 被阅读75次

    大约7万年前,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大脑内部的连接方式,我们的祖先拥有了全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
    这就是《人类简史》中所说的“认知革命”。
    智人学会沟通之后,开始了“团伙作案”,
    最终横扫了整个地球,成为今天的“万物之灵”。
    然而这项人类7万年前就已经掌握的能力,到今天却没什么大的进步。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沟通”,但生活中依旧充斥着矛盾,猜忌,争吵,
    让人不禁怀疑,我们真的会沟通吗?

    针对这个的问题,我阅读了《关键对话》《第三选择》等等一系列与沟通有关的书籍,从中选择了这本对我启发最大的《非暴力沟通》分享给你们,希望能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

    故事的开始

    1943年,年少的马歇尔随着父母搬到了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虽然经历了大萧条,但二战使这座汽车之城再次迎来了发展,大量的人前来淘金,包括很多南部的黑人。

    平静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在搬过来的第二个星期,小马歇尔一家就遇到了暴乱——公园的一起暴力事件而引发了种族冲突,短短几天就有40多人遇害。

    马歇尔家正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整整三天,他们都紧闭家门不敢出去。直到美联邦部队进入城市才恢复了秩序。

    冲突结束之后,学校恢复上课,但暴力并未结束。

    他发现不仅是肤色,名字也可能招来危险。老师点名时,有两男孩瞪着问他:“你是kike吗?”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是某些人对犹太人的蔑称,放学后男孩们在路上拦住他,把他摔倒在地,拳打脚踢。

    小马歇尔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

    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带着这两个问题,马歇尔渐渐成长,他先是学习临床心理学,但并未从中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他说:“我更感兴趣的是学习什么是符合人性的生活以及什么能使人脱离他们的暴力倾向。”

    毕业后,他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他向那些他所欣佩的人学习,“我和他们谈话,看着他们,向他们学习他们所学到的。我关注是什么帮助他们仍能保有我所认为的人性:致力于服务彼此的生命需要。同时,宗教学的学习和一些学术研究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在29岁那年,他提出了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的概念。

    这便是这本《非暴力沟通》的来源,小马歇尔即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

    而他所提出的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在书中,马歇尔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第一,避免异化沟通方式;第二,了解非暴力沟通的要素;第三,倾听他人;第四,爱自己。

    一、避免异化的沟通方式

    提到非暴力,很多人会跟甘地的联系起来。两者确有联系;马歇尔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有助于人保持人性。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已有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以及怎么做到。

    马歇尔相信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会互相伤害,不过是爱意受到了遮蔽。

    某些语言虽出于好心,但却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反而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有且不限于这三种:价值评判,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1,价值评判

    价值评判的表现有很多,除了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判断、评论也都涵盖其中。

    • 他呀,就是个“富二代”,“屌丝”......(归类)

    • 你看xxx,同样也...怎么...(比较)

    • 你从来/总是......(判断)

    • 你应该……(评论)

    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话,通常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对他进行这样的攻击。

    2,回避责任

    我们都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总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

    “不管你喜不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这种表达方式回避了我们的个人责任,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烦恼。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回避责任的人倾向于认为,目前令人失望的情况全是别人的过错,这会降低主动沟通的意愿,而不沟通又导致现状更加恶化,然后对他人更加失望,陷入一个不断下坠的泥潭。

    3,强人所难

    我们对他人的要求常常暗含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许多人相信,作为家长、老师或领导,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它们循规蹈矩。

    比如父母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老师威胁学生:“你不好好听课,就到外面去站着。”

    从我二十多年当学生和儿子的经历来看,父母和老师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我按他们的期待生活。
    你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孩子,但孩子永远能想出应对的办法,唯一的结果,是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

    想要避免这些“异化的沟通”,我们就要了解,怎样才是“非暴力沟通”。

    二、了解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在马歇尔看来,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 区分观察和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想要在沟通时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我们就得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在表达时,不论是否喜欢,都只陈述事实而不加以评判。

    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我们来做几个小测试;

    “他一点都不关心孩子”这句话是事实还是观点?

    显然,这是个观点。

    “他回到家只顾着自己玩手机,根本就不理孩子”

    是不是稍微有些疑惑?但这依然是个观点。

    “周二到周四的三天,你回来后躺在沙发上玩消消乐直到晚饭开始”

    有没有点感觉?观察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清晰的行为结果,比如具体的时间点、频率、某个具体的方面、数额等。

    需要注意的是,区分事实是为了更好的沟通,而不是争论对错,所以我们还要进行第二步;

    2、 区分感受和想法

    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经常会这样进行沟通:

    “我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我认为比起孩子,你更喜欢钓鱼”

    “我只是被你利用的工具”

    这些沟通表达的都是想法,不是感受,非暴力沟通所说的感受,是情绪直接的表达:

    我很高兴、开心、自在、舒服......

    我很悲伤、害怕、焦虑、着急......

    3、体会感受背后的需要

    需要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评判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分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先考虑别人有什么错,如你所知,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相反还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女性来说尤为如此——她们的形象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4、提出请求

    提出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在表达了观察,感受和需求之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有以下几个原则

    • 提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 提出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 要伴随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请求对方的反馈,确保我们的意思与对方的理解相同

    • 明确谈话的目的

    请求不是命令,命令永远达不到改变的效果,而区分他们的一个关键点是,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三、倾听他人

    这世上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沟通问题

    而失败的沟通通常是因为,在跟他人的沟通中,我们只看到了自己。

    我们都知道要倾听他人,但这件事并不容易。

    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说:“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就是奇迹。有些人以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我们在倾听时是否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态度、感受?

    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的行为

    非暴力沟通的倾听,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不做否定、不做分析、不做建议、不做辩解、也不要着急揭露对方的需要,基于其表达感受的空间,让其感受得以释放。

    四、爱自己

    我们常说,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沟通也一样。学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去爱自己,你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别人。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做某种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如何爱自己?马歇尔从转变自我评价,充分表达愤怒和表达感激这三个方面谈到了这个问题。

    1,转变自我评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当我们骂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用“你应该”、“你不得不”时,我们可以去体察自己的需要。正是那些未被满足的需要,使得我们产生自责、羞愧、内疚,如果我们抱着去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羞愧、内疚或者是逃避责任、获得某种回报的态度去回应我们的需要时,我们将会获得自我宽恕,重获生命的热情。

    作者在书中谈到了一个让他受益终生的练习: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

    不是不得不加班,而是我选择加班,让我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有加班费的话)。

    不是不得不洗碗,而是我选择洗碗,来履行我作为家庭成员的职责。

    2,充分表达愤怒

    “不要生气”“接受现实”之类的话我们已经听的太多。我们没有兴趣再听一些高谈阔论,而想学一些实用的知识来减轻痛苦。

    马歇尔认为,愤怒的核心依然是尚未满足的需要,与其去惩罚他人,不如倾听自己的需要,有意识的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去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

    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体会自己的需要

    表达我们的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3、表达感激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如果你留心观察,我们在赞扬他人时,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很多赞扬与非暴力沟通的赞扬最大的区别是目的不同。他们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如何?

    如果你记住了前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就是陈述事实,体会感受和需求。

    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反应,因此,运用这些方法有时是很别扭的事。
    然而,我们想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在说话前想一想,有时,我们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
    学会倾听他人,爱护自己,表达感受和需求,
    我们可能暂时达到不那个境界,
    但至少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靠拢。


    参考资料: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搜狗百科词条“非暴力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会沟通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p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