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关注的几个大号,都在集中讨论一个问题:油腻的中年人。这是种加了修辞的文艺说法,背后的实际情况是,网络舆论又掀起了一波讨论中年危机的浪潮。
关于这类话题,我相信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这个即将满26周岁的年轻人都不爱看,翻到这类标题,都一闪而过,根本没有点开的欲望。Pardon?中年危机,不是离我还远吗?我还是小宝宝,小公举啊!
可是,不管你愿不愿意,关不关心,这类问题始终环伺周围,起码你还有正处中年的父母吧。这也是我发此文的原因。
本着好奇心态,我还对自己父母做了调查。
自己父母心里在想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
看到他的回答,“理想还能实现嘛?焦虑”,我有些发懵,这似乎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心态。
一个中年男子还能有什么理想尚未实现?他对现状焦虑的又是什么呢?我无法想象我未曾经历过的人生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但其实,这些年来,我也遇到过不少中年人,各式各样的都有,我试图凭借和他们建立的联系去了解他们,窥探他们的内心,去发现这一群体存在着某些的共通的问题。
在我看来,人的本质,不说全部,起码有不小的一部分,是由欲望构成。而这部分称之为欲望的东西,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的。随着人剥离开襁褓,不断走向外面的世界,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欲望就被拨撩的蠢蠢欲动,并且大有愈涨愈烈之势。而中年人的问题就在于逐渐稳固的现实环境和仍在像烈火熊熊燃烧的欲望之间的矛盾。他们渴望有更多新鲜事物可以涌进生活,可惜自己已经有了业已稳定的家庭和事业。欲望和物质的不平衡发展,这是问题之一。
问题之二,也是更进一步,就在于是否敢于延续青春时期曾有过的理想,拥抱人生下半场的不确定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若要拥抱这场人生革命,势必要舍弃已经建立的物质基础,追求理想的道路总是伴随着焦虑和恐慌,又有多少人敢冒这种险?。事实上,大部分人只能对余下的人生进行修补式的改革,而这又是另一种焦虑和恐慌。
其实,要我看,关于焦虑和恐慌的这类问题又何止中年人才有。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清楚地记得,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我放学从学校通廊里走出来,夕阳的余晖散落在天上,我的邻居,一个读五年的级的小姐姐,小小的身躯,还趴在花坛上一动不动地写作业。我没敢上前去打招呼,怕惊扰他。
“原来读五年级,放学后不能回家,还得呆在学校写作业,等我读五年级了可怎么办啊?”我那小小的脑袋,第一次掠过一丝焦虑和恐惧。
二十几岁考研的时候,当全班人只有我一个人跨考新闻专业时,不仅老师同学不理解,我自己也在心里时常给自己打上一个又一个问号。我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如果考不上怎么办?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以至于,经常一觉醒来,一身冷汗,脑子里塞满了焦虑和空虚,却怎么也推不开。
看吧,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其实贯穿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只不过,这种焦虑和恐惧在中年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下,被放得更大了。
既然如此,那又该如何面对?还是拿我自己举例,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读研期间其实并不顺利,有些事情过犹不及,又矫枉过正,我曾一度陷入失败的泥潭,怀疑自己,怀疑人生,还一度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存在很大问题,以后必定碌碌无为。迷茫、彷徨和焦虑充斥了我的内心,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黑暗,最难熬的日子。
但是,当我重新站起来,回头发现,正是那些焦虑和恐惧才让我的生命是如此的真实,我理解了焦虑和恐惧都是生活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而生活它并不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时拥有两者才能让我变得更完整。于是,我开始与痛苦和焦虑和解了,开始学会与它们好好相处,并开始相信以后的人生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任何一份成功都来之不易,我因此拥有了坚强面对以后更多挑战的勇气。我想,没有打败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学会了与焦虑和压力和平相处,那么以后的路应该都不那么难走了吧!
人生路漫长,如果能坚持活在当下,认真地对待每一天,勇敢地拥抱不确定性,那么人人惧怕的中年危机,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场小小的感冒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