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丑就应多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利用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利用

作者: Jelly妮 | 来源:发表于2016-07-07 18:18 被阅读72次

    既然书名叫认知盈余,那得先理解一下什么叫认知盈余。认知,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盈余,咱们就通俗点讲,就是多余,剩余。认知盈余也就可以理解为多的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吧。这种字面意思不是那么难懂,但是总给人一种多余的废话的感觉,名字虽然有点高大上,实际上就像我标题上所说的那样就是说自由时间的利用而已。文章中反反复复提到的几个词就是:时间,动机,方式(工具),机会。根据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理解,我来串串这几个词,首先按题目说的得有时间吧,没有时间的话什么动机啊,方式啊,机会啊有了都是白搭。那文章开始就讲了,时间肯定是有的,看看我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就知道我们的自由时间有多少了,那数字简直吓死人。说是平均每年全球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有2000亿小时。我觉得我周围的好多人以及我是都中枪了的。宏观上来说,这确实是个庞大的数字,作者指出,如果每个人只花百分之一的时间不去看电视而是把它利用起来做有价值的事,那将为社会多做多少贡献啊。宏观上来说,2000亿的百分之一还有20亿小时,再看看摊在人头上吧,就拿我自己作比喻,毕竟我是那么喜欢看电视,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我估计是有四个小时吧(周末看的多,平均下来就~),那四个小时的百分之一就是144s,也就是2分多钟。这样也就是说我只要每天花两三分钟就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好吧,两三分钟咱也是拿的出来,但是我就在想两三分钟能做些啥贡献呢。书中举的维基的例子,有人举知乎的例子,简书不也算是吗。这些可都是靠着人们的自由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可是两分钟真的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吗。这就要先说说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观点了,它说到现在科技使得分享更加容易,内容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层次不齐,先不说人们愿不愿意拿出这两三分钟,假设每个人每天都愿意拿出这两三分钟,这两三分钟的创作质量会好吗?我写篇文章平均下来每篇至少有三小时的。而且做的是否有意义我到现在也不敢肯定啥。所以关于时间这点,我同意是有的,但是能做些有意义的总量可以是百分之一但是个人绝对不止。为啥我要说这个呢,我并不是在反驳作者,我只想说明另外现象:为什么大家有同样的动机,工具和机会,但是真正利用自由时间做出些成绩的还是少数。而且有个大家都明白的现状,做的好的都用专业的时间去做了,不可能是盈余了。你敢说运营粉丝贴吧的真的都是粉丝?那是不是就没有真正用业余时间做事的呢,当然有,但是价值有多大可想而知罗。

    那讲讲第二点吧,书中提到人是有分享的动机的,我不否认,但是我并不觉得那是深层的动机。我觉得人们愿意分享的动机更深,那就是人性中的虚荣,炫耀,偷窥,当然也有好的,协作。但是我认为作者忽视了更重要的一个人性:懒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自由的时间但是人们却喜欢看电视,就是因为电视不需要动脑不需要思考,让人觉得很轻松。这对人们来说不是绝佳的花费自由时间的方式吗。那这种动机超越了分享(何况根本就不是基础的人性),所以即使现在有工具也做不到利用自由时间为社会做贡献啦。就如我,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由时间好好使用的话我可能会非常厉害了,可是大多数时候我可战胜不了我体内的懒惰,自由时间大部分还是花费在电视上。

    再看看工具吧,其实就是科技使然,科技给分享提供了可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紧密。认知盈余的发挥绝对依赖科技工具,但是工具即使那么方便了,我认为认知盈余的发挥是会饱和的。

    那最后一个词,机遇,这里指的是社会大环境,时势造英雄嘛。不过科技,也就是所谓的工具肯定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所谓的机遇,我只能理解为运气了。

    关于这本书呢还有写好的句子,我打算下篇再写,原因就是根据第一个词算出的时间,我觉得一篇长于两分钟的文章可能会被淹没了,所以这篇谈谈自己浅见,下篇摘些好的句子分享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利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fl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