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一本书读完了,什么叫做认知盈余,概念不是很清楚,字面理解的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获取信息加工的过程。
盈余是“多”的意思,但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是指自由时间的力量,一种基于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怎样学会更加建设性地利用自由时间来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消费。
这也让自己想到,简书,抖音,阿里巴巴,维基百科,知乎等平台,我们利用这些平台,用闲暇时间去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
简书,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去分享我们生活的点滴历程,自发自愿去分享,抖音同样是,我们去分享我们的快乐带给大家,而消费者从中受益,给我们点赞,这是对分享人的支持,并可以和粉丝形成良性互动。
同时会给创作的人带来快乐,愿意毫无报酬的分享更多,阿里巴巴,给我们促进彼此双方交易的完成,维基百科,也是我们自发自愿利用自由时间去分享我们的知识点,让更多的人受益。
新时代的崛起,有人消费知识,有人利用知识,去不断填充自我。
比如说人类刚开始发明了轮子,就一定会有人推着小车载着家当走向远方,有人就一定会觉得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我才不用呢,留在原地。
有人发明了火,就开始吃熟食,有人不学,有人不习惯觉得还是刺参好吃,然后在净化的路上他们又分成了两半,有人发明了帆船就开始往远方去寻找新大陆。
有的人当时生活在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世上发生了什么,有人发明了蒸汽机,有的国家就会变得船坚炮利,跟世界各个节点有了奇妙的连接,而有的人从看不见到看不懂到看不惯,然后自我隔绝于这个时代。
我们的用户会借助这个工具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不断地提升自己吸取知识的效能,他们会变得更好,闲暇时间看你如何去让时间最大化利用,决定权在于我们自身。
这是这个时代工具赋予的我们的可能性,我们利用这个时代的工具无酬分享,无酬去创造一些作品,只因我们喜欢,对一些事情痴迷,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我们不断前行。
像简书的很多小伙伴,很多只因喜欢写作,愿意去分享,也只是因为分享,而让我们结识一大批热爱文字的小伙伴,在这个社群里,可以一起共同聊文学,聊人生,无关风月,只因喜欢。
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汇集着无数小伙伴的内驱力,把彼此紧密连接起来,彼此拉近了心的距离,去创作无限的可能。
这是新时代这种新工具赋予我们的各种可能,正是这种新工具成就了各种玩家。
像简书的很多小伙伴正是抓住这个红利期,而一举成为签约作者,也许再次之前是从未想到的,但在今天,就会成为一种事实,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时代赋予的,也是时间赋予的。
当然在这本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沙发土豆”,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比较宅的朋友,白天上班,晚饭之后就是拿着遥控器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现在更多的是,吃过饭之后,不停地刷刷抖音,看看直播,一个人自娱自乐high到深夜,这个形象的比喻再合适不过。除了工作,似乎没有更多的乐趣,而正是这种娱乐性的节目,给大众带来了精神的短暂愉悦感。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贪图那点“活在当下”的快感,喜欢做哪些简单轻松,玩游戏啊,刷微博微信啊,诸如短暂快感的事情,此类事情快感来得快去的也快,又容易上瘾。长此以往,我们就好比在一个沙坑里,抓起一把沙子,又放下,再抓一把,时光流逝,却一无所获。
当然,一种新工具的出现,学习成了各种可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各种知识,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至于如何去利用闲暇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你愿意去创造更多的知识,还是愿意更多的消费知识,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中,你可以做个知识的创作者,也可以是一个知识的消费者。
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
我们可以把这种自由时间按照十年或者五年一个单位来度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把目标分散到每一天,去一点点向我们的目标靠近,一点点去突破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由时间让自己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让自己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