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散记(十)
文/铨斋
1.气脉练习。就是事理。说清事理很简单,平时说话的思路就行。练习的过程就是慢慢说话的过程。第一步,用恰当的词组成恰当的句子。第二步,把上下句关联起来,达意顺畅。第三步,使整段能表达通顺,并使过片承上启下。第四步,整体起承转合流畅明白。第五步,尝试一段说成一两句话。第六步,尝试整体浑然一体,成一句话。
2.一日忽头疼,怕是读诗填词多了,或者看手机多了的原因。今早明白,原来是冷水洗头所致,热水又洗一次然后吹风机吹干,发现好多了。别觉得学习多了会头疼,或许会心疼,但是我这差的远。
3.寻找一个适合歌唱的词牌。初试卜算子(对歌曲声声慢)、减字木兰花(对歌曲尘缘)。
4.总是感觉不到词牌的声情。不管填哪个词牌,都差不多的感觉。就是读辛词,词牌不同明显感觉都是稼轩风格,感情也差不太多。还得用心体会,写过近一百种词牌,但感觉真正熟悉的只有浣溪沙等寥寥几种。
5.诗起承转合,不粘不滞,写着太累,填词比较随意。
6.诗只能是语法和形式的问题,意境和水平每个人看法都不同,很难取得完全一致。
7.学唐宋是基础,打好基础才能突破。
8.其实看书学习就是学形式方法,要说苏辛是博览群书才写的好,那李杜没看过苏辛也写的好,陶渊明唐宋都没看过,屈原更是没学过格律诗,诗经竟然是自己创出来的。我不相信看的越多就写得越好,但是读诗词于我是一个享受,不求甚解的享受。
9.之前有人说诗词忌重字,真是大大的误人子弟。完全不用避讳重字,有时那种接近顶针的重复很好。无谓的重字也无所谓。
10.诗可无景,但须有风。莫教好色,尤其白发。
11.一般一句话表达的意思过多不是好事,只能取舍,把更钟意的那一个留下,没有取舍就没有好诗。
12.偶得:杨花如絮柳如丝。
13.无我须有禅。否则无味。再华丽光鲜的外表也会被时间揉皱。
14.从古体诗入手,开始学习诗词是个好办法,一定要从模仿古体诗开始,用格律诗的语感不拘平仄的写不行。
15.歌行之转,续,断,连,拔高,呼应。
16.诗中真假,不是眼中真假。情真而已。
17.词平仄从严没有错,但是要自己从严,尽量用律句才是从严,而不是抠平仄,抠词谱。
18.意、气、用事,诗词方有真境。
19.魏晋风骨今犹在。
20.今日小满偶然刷到刘德华的抖音,他引用了曾国藩的诗: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不错。确实,人生小满就好。
这文案和诗词竟然涉及抄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