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二元论指的是黑白,阴阳,对错,是非这种非我即你的观点.并不是哲学上讨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与物质.
我认为二元论可能是人类最古老,最常用的抽象理论了,我们在远古时期吃了一个浆果,大脑受到刺激,嗯,这个好,被剑齿虎追了,嗯,这个不好.以至于我们以后看到葡萄想起浆果,即使我们没吃过葡萄,我们隐约绝对嗯,好,我们看到猛犸象,嗯,不好,我们看到毒蘑菇,嗯,好,我们看到小白兔,嗯,不好.
嗯?显然这里就出现了错误,于是我们有了更多别的概念,对付这些新鲜事物,而不是但纯的好坏这种二元论了.所以二元论不能有效的解释的事物
但是二元论消失了吗?当然没有,他依然奋战在如同我们原始社会见到新品种浆果的感到疑惑时,为我们解答疑惑的战线上,当我们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上,第一个想到的哲学概念,它是好的?他是坏的?这个现象在小孩子成长时尤为明显,小孩们往往使用二元论去认知世界,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概念,而二元论也比较容易理解,但我们知道二元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小孩需要不断的学习去尽量少用二元论,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经典的一句话叫:小孩子才看对错,大人只看利益。
那么二元论有哪些弊端:
上面说到,二元论不能够很好的认知世界,认知世界需要更多别的中性概念来辅助我们理解,但是我们在对新鲜事物最开始产生的思考就是二元论,这几乎成为了本能,不可避免.
有的人说,那我们不断学习不就好了,不就能够避免二元论了吗.这个说法不完全对.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构成我们学习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这就是说的就是如果我们只是学习知识而不去关心自己二元论的使用情况,我们的知识会反过来阻碍我们的认知,比如辩论比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元论的形式去较量各自观点的知识,当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的时候,当面对一个我们不熟的概念观点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去以二元论的思考去切入这个概念,如果我们了解的够熟悉,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论题不能简单的好坏之分,如果我们是真的不熟悉,那么我们就会运用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去进行简单的二元判别,那么进行这个判别对于我们的认知有什么提升吗,前面我们讲到二元论最大的价值本身就是他本身,由他推导出的结论是不靠谱的,这样的结论也有个词解释,叫做偏见,偏见是不利于我们的认知的,所以如果只是学习新的知识,不加以注意自己的二元论倾向,通俗的说就是"谦虚",我们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损伤我们的认知能力,反而倒是学不下去新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越老越顽固越不懂得变通的存在,就是因为二元论的存在,他的知识也越多,反而越会影响到认知能力.
我们当然也不能用二元论去讨论二元论到底是好是坏。
即使如此,我们防范二元论但不能够放弃二元论,二元论依旧是我们面对未知事物时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天兵天将,尤其是他非常贴合我们现实中的做与不做的二元关系,尤其是在危机时刻,我们来不及思考,那么利用直觉去判断二元论好坏去做不做是非常能产生直接效果的,但是最终结果的好坏取决的是你的思想和能力和老天了.并且实际上只要我们不要将二元论的结论记住,还是非常有利于的我们思想的活性的,比如"假设"思想就是另一个伟大的概念发明.
所以,当我们有时间冷静思考时,当二元论参加时一定要时刻当心它又要发表什么建设性意见.换句话说就是注重谦虚.
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改革,步子要大,步子要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