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分享 只为成长
这几天在看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一书,接触到一些新的概念词。比如,“习惯性防卫”、“基本归因偏差”“绿灯思维”等等。
觉得特别有意思,在此分享,希望你们喜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论调:自己读书成绩不好,不是读书的料,没有读书的天赋。而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是因为天赋好,看书,学习记得住,不用刻苦都能有好成绩。
所以,决定学习效能的因素,主要是天赋。
当我们试图告诉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是一个通过训练提升能力的过程。他也不会改变观点,通常会拿出更多的例子来反驳,说明为什么人是天生有差别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觉到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
就像对学习不好的人说,学习不是靠天赋。他此时考虑的也不是观点是否合理,而是他的尊严是否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承认学习不是靠天赋的观点,那么就意味着,过去一直对外宣称的理由“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天赋问题”站不住脚了,这会让他的处境更难堪。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他的大脑会开始说:警报,警报,准备战斗。
那为什么会出现习惯性防卫呢?大致有两个原因:①“基本归因偏差”②不能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基本归因偏差”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把问题的原因归于别人,是别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把问题原因归于外部因素。
比如,你和同事约好一起出去做一个星期活动。第一天同事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同事又迟到了。这时候你就会想,这个同事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都是你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总之,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
另一个引起习惯性防卫的原因:不能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以及解决方法“绿灯思维”分享在上一次的日更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了解。
谢谢你的耐心观赏。
网友评论